未分類

盼望的來源

文:鄧穎欣姊妹/仰望之家

在生活不同場景中總會遇到種種挑戰,不論是接踵而來的功課考試、人生的方向目標、工作前景、人際關係,以及福音事工的負擔。這些經歷幫助我們學習以信心依靠神去面對,相信父上帝會為我們預備。

一連七日六夜的行程,我們第六日去到位於汶川縣南部的映秀鎮(2008年汶川地震的重災區)。事隔多年,當地已重建振興,一些地震遺址被保存加固,供遊客親自感受當年地震的震撼。一間間被保留下來的校舍建築,如學生及教師宿舍、教學大樓,只見地基拔起、鋼筋外露,還有在外懸吊的窗框、仍在晾曬的衣服,見證著天崩地裂的瞬間。設身處地去想,一個平常的日子,剛上完課回到宿舍,忽然間地動天搖,環山崩裂,磚瓦倒塌,泥石直湧;加上救援工作未能及時(當時是下雨天,濃霧讓直昇機不能降落),若我被活埋其中,既不能憑自己的力量逃走,又不能改變外在環境(四面環山的地理及脆弱的建築物),那份說不出的無奈、絕望,試問何來盼望?當我們處於生活物質富庶,讓靈魂「安安逸逸地吃喝快樂」(參路十二19)的時候,我們輕看了生命如曇花一現的本質,平安是甚麼?我們每天的勞碌,能換取面對恐懼時的平安嗎?站在那裏,想著腳下就是不能被搶救而活埋的靈魂,只能慨嘆“存活原是最深祝福……”

「至於世人,他的年日如草一樣,他發旺如野地的花;經風一吹,便歸無有,它的原處,也不再認識它。」(詩一零三15-16)當時,心中湧現了這段的經文。詩人一針見血地道出生命的本相,看似是無奈,看似是絕望,「但耶和華的慈愛歸於敬畏他的人,從亙古到永遠;他的公義也歸於子子孫孫,就是那些遵守他的約,記念他的訓詞而遵行的人。」(詩一零三17-18)

vh_329_1原來,盼望是來自於神的應許和憐憫,活現於神子耶穌基督的捨身救贖。感謝神,一直看顧、保守我們這般微小的生命,我們的生命被主贖回,也屬於主,願我們在多大的風浪前能也活出屬神子民的憑據。

在四川教會探訪中,了解到很多教會成立初期都資源缺乏,包括資金(如建堂)及作工的人,但這些限制缺乏卻不能成為妨礙教會發展的因素,因著信心的擺上,在困苦的環境裏活出盼望,神大大賜賞給那缺乏的人,而這些生命故事、見證,讓弟兄姊妹在其他分享為大家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