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分享

一切從聆聽開始

「屬靈氛圍」既是一個信仰群體的自然流露,也是每一個成員共同努力的成果。從孕育屬靈生命成長的角度看,「屬靈氛圍」可以說是一個群體的信仰土壤,盛載著群體成員的屬靈生命。從成長小組的角度看,良好的「屬靈氛圍」就是組員的信仰土壤,提供組員個人屬靈生命的養分,所以營造良好的「屬靈氛圍」是每一個小組成員的必然本分。

如要為自己小組營造良好的「屬靈氛圍」,必須先要有坦誠的生命分享。很多時候,不少弟兄姊妹在小組中對觸及自己靈性狀況的分享都會流於表面,甚至諱莫如深,原因很多時候是因為得不到聆聽(甚至可以說從未經驗過被聆聽)。甚麼是聆聽呢?詹姆士.沙利文(註)在《傾聽》一書指出,聆聽就是「暫時把自己的看法擱置一旁,踏進另一個世界,去看另一個人所看的,去感受另一個人所感受的。」但普遍的實況是,當我們聽到其他人說到自己的困難、掙扎或軟弱時,都急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意見,這些急不及待的回應,表面上是要為對方提供幫助,實際上只是滿足了自己的需要,讓自己因為作了即時的回應而感到已盡了組員的責任。這種方式的聽,只會使分享者感到被判斷和怪責,造成的結果往往是使對方感到不說也罷!事實上,當肢體主動分享自己(特別是分享面對的困難、掙扎或軟弱),他最迫切需要的是被聆聽,在被聆聽中感受弟兄姊妹對他本人的接納和關懷(縱然未必認同他曾經所做之事)。

面對相同的處境,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有些人會感到困難,但又會有人感到輕而易舉,聆聽就是踏出自己的世界,從分享者的角度感受分享者的感受。雖說急不及待發表己見是聆聽的禁忌,但適時表達同在卻是十分重要的,一句簡單而真誠的回應:「你的分享幫助我了解你的困難!」或「真是不容易!」往往勝過長篇大論的說話。

聆聽是坦誠分享的開始,也是營造適當的屬靈氛圍,達成成長小組目標——互相講出誘惑試探、互相認罪、互相檢討生命品格、互相講出生活所需——的第一步。

(註:詹姆士.沙利文﹙ James E. Sullivan ﹚有多年的輔導經驗,是美國布魯克林教區宗教諮詢中心的榮譽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