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間轉移」佈道會

「信」間轉移

人生在世,總不能離開一個「情」字;恩怨情仇,常是古今中外文學作品的基調。恩情的反面往往就是仇恨,所謂「無仇不成父子」,這個「仇」字,不知包含了幾多因愛而來的期望、失望、掙扎、傷害,和徒呼奈何的遺憾。無論人外表有多強,但心靈往往脆弱,常執著生命歷程中的怨恨和瓜葛,卻不肯記念血脈相連的親情,同甘共苦、相知莫逆的過去,兩代反目者有之,手足鬩牆者有之,夫妻反目者有之,朋友割蓆者有之,留下了種種不可磨滅的傷痕。

春秋時代的一個家庭悲劇:鄭莊公出生時,因為幾乎難產而被生母姜氏所厭惡。姜氏一直慫恿夫君鄭武公改立次子段為太子,但鄭武公沒有答應她。武公死,莊公繼承了王位,姜氏又為段向莊公謀取更大的封邑,儲備政治實力。段在娘親的支持下,公然招攬附庸,最後更起兵奪取王位,但他的所作所為,應了莊公的話:「多行不義必自斃」,結果兵敗被擒。莊公雖然勝了戰爭,卻沒法勝過心中的惱恨,他痛恨親娘竟然聯合弟弟對付自己,於是發了毒誓:「不到黃泉,永不相見﹗」但隨著時間過去,恩情始終勝過仇恨,莊公後悔發了這個不能挽回的毒誓,心中悶悶不樂,寢食難安,幸好得一位智者點撥:「你何不掘一條地道,直到有黃泉水流出來的地方,在那裡你們不就可以相見了嗎?」莊公和姜氏最終就在「黃泉道上」相見,避免了老死不相往還的遺憾。

親情,愛情,和友情,無疑都是生命中值得珍重的,可是,若利益、計較摻雜其中,純潔的情誼就必然受污染。但人生處處都難免於利益和計較,以個人利益為大前提之下,正如粵諺所言:「兩仔爺都冇情講」。冇情講,恨和怨就要在人心中作主了。鄭莊公黃泉認親的故事,就是利益計較和恩怨情仇如何把親情乃至人性扭曲的寫照。

人性如此,我們還有出路嗎?有的!聖經早就指出,人本來有上帝的形象,但由於罪的緣故,人性的善被扭曲了:「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羅七18下-19)幸好上帝為我們預備了救恩,使我們藉著祂的兒子耶穌基督與祂復和,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復和。只要我們願意信基督,一切將要將變過來。

永光堂特意為你在十二月二十六日(禮拜六)舉辦「信間轉移」佈道會,分別在下午三時和下午七時舉行,誠邀你的參與,體驗主耶穌的愛,如何在瞬間改變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