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分享

為時未晚

文:郭志榮宣教師

大家很可能還記得,幾年前考評局報告提到有一位考生,誤把某句電影對白誤以為是「古語」,因而使這句對白在網絡上被「惡搞」和「瘋傳」,這句對白就是:「做人如果無夢想,同條鹹魚有咩分別啊?」不知道這裏「鹹魚」所指的,是指能吃的鹹魚,還是指人的屍體,但肯定是包含了「沒有活力、沒有生命」的意思。這句對白在文憑試中文作文中被學生引用,足見它為年輕人所熟悉,早已在他們心中產生了共鳴。

以西結書卅七1~14記載了耶和華的手按在以西結身上,帶領以西結看到「枯骨復甦」的異象。結卅七11,耶和華向以西結解釋這異象的意義:「人子啊,這些骸骨就是以色列全家。他們說:『我們的骨頭枯乾了,我們的指望失去了,我們滅絕淨盡了。』」(和合本修訂版)這是以色列人的集體哀歌,表達出他們極度沉痛的心情。這三句哀歌原文中,每一句都由兩個希伯來字組成,句尾都押韻(以「-ênû」或「-ānû」結尾)。這首結構工整的哀歌是否以西結書原創?還是是一首早已流傳在被擄的以色列民當中的哀歌?我們或許難以確定;假若是後者,它定必在以色列人心中產生極大的迴響。

他們國破家亡,居處被毀,親人和朋友在戰爭中遭殺戮,甚至連獻祭敬拜的聖殿也被破壞,集體被擄離開家鄉,被押到異地寄人籬下。詩篇一卅七1 ~ 4 正好講述了他們的苦情:「我們在巴比倫河邊,坐在那裏,追想錫安,就哭了。在一排柳樹中,我們掛上我們的豎琴。擄掠我們的在那裏要我們唱歌;搶奪我們的要我們為他們作樂:『給我們唱一首錫安的歌吧!』我們怎能在外邦之土唱耶和華的歌呢?」

從人的角度看,在這樣的處境中的確不可能有任何「指望」。「指望失去了」就是說,一切的盼望都破滅了。相對於「無夢想的鹹魚」,「沒盼望的枯骨」自然更悲慘、更令人絕望!至於「滅絕淨盡」,原文是「切斷」的意思,在這裏指他們的「生命線被剪斷了」。這班被擄到巴比倫的以色列人,猶如一堆「極其枯乾」的骸骨,死了多時,解體並已完全腐化,遍滿了平原。可以說,他們的狀況連鹹魚也不如。

耶和華卻問以西結:「人子啊,這些骸骨能活過來嗎?」(3 節)經文所舖陳出來的意境中,這班人不單死了,失去了生命,而且死去了一段相當日子,化成一堆「極其枯乾」的「骸骨」,要再活過來是否為時已晚?還有轉彎的餘地嗎?以西結似乎也不敢正面回答,只是說:「主耶和華啊,你是知道的。」相信以西結心中很清楚很明白,這是掌管萬有的創造主的主權,這一切都只在乎耶和華的意旨。最後,耶和華向枯骨,也就是以色列全家應許:「看哪,我必使氣息(也可譯「靈」)進入你們裏面,你們就要活過來。(5 節)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裏面,你們就要活過來。(14 節上)」

靈性是人生命的主體,而身體只是生命的載體。這不是說人的靈性和肉身可以彼此分割開來,但若人只一味去滿足肉體的情慾,而讓靈性昏暗,人生存將變成了一個只被肉體情慾驅動的軀殼,靈性死亡,對屬靈的事完全失去知覺。使我們重新活過來的就是神,就是祂把祂的靈重新放置在我們裏面,成為我們真正活著的動力,引導我們進入一切的真理。

我們今天或許正面對非常艱難的處境,好像無法走出去。我們或許覺得一切已太晚了,悔恨過去沒把握機會,或作了錯誤的決定,才會陷入這境況之中。從人的眼光來看,也許是這樣,但以西結的異象卻引導我們從神的角度重新看事情。神的靈能使枯骨轉變,使它甦醒,在神的大能下,有甚麼是為時已晚?神認識我們這些屬祂的子民,明白我們的處境,祂使祂的靈與我們同在,同證我們是祂的兒女。這樣,外在環境或許沒有即時變化,就好像被擄的以色列人仍在被擄的巴比倫中一樣,但我們卻能心存盼望地活著,生命得以堅固和不斷成長。我們不再是「鹹魚」,更不再是「枯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