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分享

屬靈父母親的使命︰締造少年人成長的信仰氛圍

文: 黃月英牧師

很多人在研讀耶穌十二歲上聖殿的事件時(參路2:41-52),都著眼於「孩子失踪」,並且特別著重於父母尋回少年耶穌後,有關耶穌與父母親的對話,從而探討少年耶穌是否如其他少年人般反叛。今天,我們試從「締造信仰氛圍」的角度看這段經文,了解一個具備「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的少年人是在怎麼樣的氛圍與環境中培養出來的。

約瑟和馬利亞的家庭很重視信仰的實踐,他們慣常地每年前往耶路撒冷去過逾越節,帶領孩子了解節期的意義,並且讓孩子在朝聖的旅程之中,感受信仰的氣氛和作出具體的信仰行動。雖然這個家庭是木匠之家,靠工藝勞力為生,家境不富裕,但他們仍然停止手上維生的工作,帶同家人一起去記念神曾經為以色列民所成就的拯救作為。從「每年」看見到這個朝聖行動成為了家庭的慣例,這信仰的實踐沒有受到家庭經濟環境所影響而停止。

一家人外出旅遊是一件興奮的事。當時不是一個家庭的成員走在一起上路,而是婦女有婦女的一群人,孩子和孩子走在一起,而男人則跟在後面。孩子們在這個旅程之中,見到很多不同的事物,也可以進入宏偉的聖殿,遇到父母親曾經口中談論過的法利賽人、祭司和文士等,好不熱鬧!

逾越節的慶典八天後,同鄉的人大夥兒一起歸家,同樣是男女和孩童各自結隊前行。當約瑟和馬利亞在歸途尋找少年耶穌時,竟然在同行人中間找不到他,父母的心情可想而知。後來,父母在聖殿裡找到他,而耶穌當時是「在殿裡坐在教師中間」(路2:46下)。

「在殿裡坐在教師中間」的描述,可以知道在節慶期間,律法教師也帶著門生來見識,門生中不乏年紀幼小的。當時,教師會與門生席地而坐來講課,少年耶穌很可能穿插於這些一圈圈的講學之中,忘情地投入於教師的教導,並且「一面聽、一面問」。可見,少年耶穌是一個熱切的求道者,他對道的渴求,足以反映拿撒勒的鄉村會堂的教導無法充分滿足他。少年耶穌很自在地置身在當時的信仰學習和討論的氛圍之中,毫不懼怕,也從而反映出那時少年的提問、意見或回應是受到肯定的。當時的氣氛是鼓勵信仰的發問,而成年人的談道分享又竟是深深地吸引孩童,可見成年人的信仰討論並不沉悶,甚具趣味,也引發起正在成長中的少年在智性上的追求。

反過來看,教師們對少年耶穌是開放和接納,他們沒有老氣橫秋的以為真理在握。當時的教師和成年人沒有感到少年人參與討論是一種騷擾,他們沒有拒絕孩童置身其中。在教師中間,孩童被尊重像成年人般,他們讓孩童自在地表達意見。這個信仰群體的分享和談道的氛圍,讓少年人在信仰上追求,而不是卻步。

在場的教師看見少年耶穌的對答簡直眼前一亮,他們對道的認真和開放,不單表現在談道之上,也表現在對少年耶穌的肯定之上,毫不隱藏。這些熱愛少年人的成年教師讓下一代在求道的路上成長。

反觀現在的成年基督徒有些時候卻在小組聚會或信仰活動,會以電子遊戲機打發兒童,讓他們在自己在網絡的世界耍樂,以免他們阻礙成人的活動。往往成年基督徒忽略了對孩童的屬靈負擔,沒有幫助少年人或兒童在成年人的信仰氛圍中成長。協助兒童屬靈生命成長是全個教會的責任,整個團隊、主日學及小組的組員有責任讓小朋友在一個具信仰氛圍的環境長大,使他們的提問是要受到重視,幫助他們自小渴慕認識神的話語。

再看深一層,耶穌可以如此自在和自信地在陌生的教師面前,作信仰的提問和表達意見,也反映出他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所領受到的信仰教導。肯定的是,耶穌在自己家庭,同樣在信仰和人生的問題上有問有答,不會被父母喝令收聲。父母親積極回應孩童耶穌的提問,使耶穌在教師當中同樣從容地求問和對答。從一個敢於提問和應對的孩子身上,見到其背後的家庭教育和父母的面貌。

但約瑟和馬利亞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少年耶穌對道的追求超過他們的想像﹗當少年耶穌對父母說︰「為什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路2:49下),一方面反映出少年耶穌滿以為父母是知道他為什麼仍然留在耶路撒冷聖殿的。這反問是表達出少年耶穌對父母擔憂的不明白,他滿以為他的表現正符合父母親的期望,因為約瑟和馬利亞不就是期望耶穌多學習律法和實踐信仰嗎?這句反問確是反映出父母的內心掙扎,既是想子女認識和跟從天父,但同時亦設了一些人為的限界,為子女設限地認識和跟從天父。

另一方面,耶穌所提到的「父的事」是指耶穌正在參與的信仰討論,指向將來耶穌傳道的職事,是耶穌後來傳道使命的早期自我宣告。這表達了少年耶穌與天父建立起個別的關係,信仰不再是遺傳自父母,也暗暗地揭露了耶穌作為神子與天父獨特和深厚的關係;這關係是將來把人帶到天父面前,讓人成為天父的眾子。

因此,少年耶穌顯出其成人的表現,不只是在猶太人成人禮儀上,而是他開始建立起與天父一種屬靈的親密關係,這屬靈關係顯出其長大成人的表現。孩童先從父母親所締造的氛圍中成長,而後來其屬靈的追求甚至超越父母親。

父母親常以兒女的安危為念,但逐漸成長的少年耶穌,從倚賴父母到發展出自己的抉擇,他自少就有一個很特別的身分意識,以父的事或父家的事為念。「以父的事為念」或「以父家的事為念」說明了耶穌的一生是由天父所主導,而不是受環境和命運。耶穌與父母的對答,也對屬靈的父母親作出了提醒,讓自己的兒女認識到他們是天父的兒女,甚至容讓他們對天父的委身超越過自己,而不是限制他們委身予父神。

少年耶穌表達出其一生的使命便是以天父為念,但在接著的十八年他卻在拿撒勒度過,在生活上順從父母。少年耶穌與天父的關係,無損於祂對地上父母親的順服。耶穌在人生早期的階段繼續其地上人生的責任,但其一生的使命卻使祂在三十歲之後回應天父的召命,離開家鄉,實踐其在世上的傳道工作。

「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的少年人是全面的成長,是在家庭、教會和上一代肢體共同努力培育出來的,讓我們為下一代堅負起這個屬靈的責任,使下一代成為上主的門徒,成為神家的僕人和神國的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