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分享

家庭奮興會 《家庭屬靈教室》

文: 黃月英牧師

1. 前言

「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是耶穌的邀請和交託給父母的責任和使命。父母應該比其他人更明白和深切體會到,把自己的兒女帶到耶穌面前的迫切性。有些人可能會以為兒女這麼年幼,未必明白信耶穌是什麼一回事,於是便以為留待他們長大了才慢慢分享信仰。這樣的想法是未察覺到兒女一出生便開始學習事物了,而且不斷地從身邊的人吸收和學習,這些學習是很迅速的。若父母在其他方面都幫助他們從速前進,偏偏在屬靈教育上便放慢,那麼日後他們的屬靈生命便不能趕得及肉體生命的成長,結果是無法由屬靈生命主導肉身生命,反而是被世界的價值和文化,通過電視和手機等對初生的生命作出薰陶和毒害。

因此,「屬靈生命成長是從出生就開始」,不是將來他們決志之後才開始,對基督徒父母來說,父母對其全人的成長都有責任。基本上,屬靈生命成長與兒童的體格成長、心智成長和社群交往的成長是同步前進。

家庭教育在屬靈生命成長上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其實踐的方向有兩個層次,(一)是「從『愛的教育』到『生命教育』」,(二)是「從『屬靈教育』到『使命教育』」。

2. 家庭教育(一)︰從「愛的教育」到「生命教育」

一談到教育,父母就想到要為兒女報讀什麼班,申請什麼學校。父母渴求兒女入名校,於是在兒女還未懂得叫喚爸媽之前,便為他們安排了一連串的學習計劃,要接受什麼形式的教育。可是,父母就是忽略了需要認識兒女;有些父母會細心觀察兒女學習的模式,敏感於兒女的情緒表達,認識他們的所長和獨特,承認他們確是與哥哥、姊姊和其他小朋友不同,於是不再作比較和強求。

父母培育兒女是需要認識、發現和發掘的過程,這過程往往為父母忽略的。可是,父母常常不顧一切地又怕執輸地盡快作出「灌輪式的教育」,而忘記了去接觸和發現兒女隱藏在他們生命深處的獨特性。神對每一個生命都認識和瞭如指掌,詩人這樣說︰「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處被聯絡;那時,我的形體並不向你隱藏。我未成形的體質,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寫在你的冊上了」(詩139:15-16)從這兩節經文中,可以見到詩人因被神知道的滿足和喜悅,由此引伸,若兒女們知道父母是願意花時間認識他們,再作出適切的培育,兒女會深感被重視和流露出幸福感。這個認識的過程需要空間,而這些空間與教育是分不開的。在這兒時的「空間」極為重要,教育的起始點在於「父母需要空間認識兒女」,「兒女需要空間在愛的關係中成長」。在愛的關係中的教育,是「愛的教育」,這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兒女在這樣的教育中孕育了安全感、內在價值和肯定,並從中確定自己是蒙愛和有價值的。

在現今的香港社會,很多兒童自少就受著情緒困擾,覺得自己沒有價值,認為自己不應活在世上,他們埋怨父母在沒有徵求兒女的意見下便生養他們,使他們在世上受苦。兒童們有如此的想法,跟父母的關係怎樣是息息相關的。若父母雙方關係緊張,或常常吵吵鬧鬧,兒女就在這個氣氛中否定自己和他人,甚至有些認定自己是父母關係出現問題的始作蛹者,於是厭惡自己。

因此,作為基督徒的父母務要覺醒過來,向兒女作出感染性的「愛的教育」,在這教育的氛圍中作出「生命教育」,便是讓兒女肯定存活生命的價值,他們是父母的期望下出生,他們是神賜下給父母的禮物,父母是從神授命去愛和培育兒女成長,讓兒女認識他們生命的尊貴和有價值。父母要在言語和行為上感染他們熱愛生命。因此,不要在憤怒時錯口責罵兒女「你死咗去好過」、「我唔知點解要生你」,這些出口之言有詛咒性,會被惡者使用來捆綁你的兒女,使他們因得不到父母的肯定而否定自己和不懂得怎樣愛自己。

「生命教育」的課題涉及「失去與擁有」、「生老病死」、「成功與失敗」、「親密與分離」等等,兒女同樣遲早會經歷難關,如病患、親人死亡、失去物品等等,父母應把握這些生命不同的際遇,作出教導和同行,讓他們從這些經歷中認識神、親近神和委身予神。

3. 家庭教育(二)︰從「屬靈教育」到「使命教育」

基督徒的下一代雖然自少返教會,但就是太熟悉和太習慣基督教的環境,他們沒有被激發與神建立關係。神就好像是他們童年的背景幕,因此他們難以讓神進入他們的日常生活。父母要每日與兒女靈修禱告,幫助兒女自少與神建立關係;兒女的信仰成長是從「與神建立關係」開始的,下一步才從「進入知性的層次」。因此,屬靈教育是先幫助兒女學會「親近神」和「經歷神」,向父神禱告傾訴。很多時候父母認為兒女太年少很難經歷神,事實往往剛剛相反,他們單純靠近神的心有時比父母還好,甚至他們的分享也成為了父母的屬靈提醒。

我試過多次邀請孩子安靜把內心的不愉快經驗交託神,他們都能夠安靜默禱在內心一一向神細訴交託;亦曾為孩子們做心靈醫治的圖像祈禱,他們比成年人更容易地向耶穌禱告。另外,兒女的際遇是經歷神的場景,父母要使用這些經歷讓兒女經歷神,故此無須立即為某些事定成敗得失,而是讓他們學習到在神手中萬事互相效力,總會讓屬神的人得到益處。

從「經歷神」到「認識神」,認識神必須認識到神是愛、人的罪和耶穌的救恩。父母會提醒兒女不要犯錯,卻沒有作出屬靈基礎教義的教導,以致他們不明白神的愛、罪的可怕和耶穌救恩的重價。一些基督徒家庭的兒女對罪惡幼稚的看法,使他們更容易跌入誘惑之中。因此,父母的屬靈教導,從「神藉著耶穌基督對罪人的救恩」作為起始點,向兒女作出屬靈的教導,讓兒女明白自己不單是「蒙父母所愛的人」,更是「蒙恩得救的罪人」。

因此,我鼓勵父母要寫自己家庭崇拜的講章,作出父母屬靈的教導,不要只取現成的資料,要就著兒女的獨特成長情況作出信仰的引導,而不是講一些與他們無關的大道理,他們不單消化不來,還會感到基督信仰與他們無關。當兒女提出信仰問題,父母認真地和智慧回應他們對信仰的追尋,將會激發他們的內在動機去認識神。

屬靈教導的啟發和教導,必須呼應著父母表裡一致和以身作則的生命感染,父母活出自己的教導,兒女就見證到一個活生生的信仰展現在他們面前。

最後,為什麼有些下一代感到生命沒有意義呢?為什麼他們小小挫敗和被糾正便要尋死呢?其中一個原因,是由於父母只給予存活的條件和只灌輪兒女如何在競爭的環境生存,卻沒有激發他們尋夢,也沒有鼓勵他們尋找屬靈生命的意義。事實上,不「尋夢」就很容易「尋死」。

在第28屆IPHC周年大會,安排了兒童時段,內容豐富,其中最具特色是導師會鼓勵兒童尋求屬靈的夢想,裝備回應神的差遣,鼓勵他們一生尋求回應神在自己身上的旨意,激發他們無論將來做什麼職業都是奉神差遣的,甚至挑戰他們去宣教;這是培養下一代不可少的「使命教育」。因此,要讓兒女的靈命健壯,不要只做「生命教育」、「屬靈教育」,要做「使命教育」。「使命教育」是自少教導他們過有使命感的人生,在教會的群體中學習成長,建立起兒女同輩的屬靈情誼,鼓勵他們一起事奉神;擴展他們的天國意識︰從自己的家到教會的家、從教會的家到宗派,從宗派到天國。當父母愈肯讓兒女胸懷世界,他們就不會躲在自己的世界自怨自艾;他們學會關心他人、社會和天國,他們就不會自憐自困。

4. 總結

各位父母和主日學導師,請不要弱化我們的孩子,不要以應酬敷衍的態度回應孩子對信仰的追尋,不要當他們BB而隨便打發他們或誤導他們。各位父母必須及早洞識惡者的詭計,就是那惡者要摧毀我們的孩子,讓各人以為自己為兒女所某的路是正路,至終卻成為滅亡之路。各位父母和主日學導師,是蒙召訓練上主的門徒,要把孩子帶向祭壇被神使用,今天就裝備他們以致他朝他們勇毅和漂亮地參與這場屬靈的爭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