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分享

「我信……」與「我們信……」

文: 潘耀倫牧師
在永光堂生活了一段時間的弟兄姊妹相信也留意到,我們在崇拜中的「認信」環節,所採用的是以《使徒信經》(Apostles’ Creed)為藍本的「信經」;但在特別節期的崇拜,我們會採用《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改革先驅馬丁路德曾說:「信經陳明我們從上帝那裏所必須盼望及領受的是甚麼,並且一言以蔽之,也教導我們完完全全地認識祂。」(《基督徒大問答》,Large Catechism)。因此,馬丁路德鼓勵信徒以信經為默想的材料,細味其中每一條文,努力尋求理解。這個月份,讓我們分享四個與信經相關的話題。
比較上述兩份信經,第一個最為奪目的分別就是認信的主詞。《使徒信經》的主詞是「我」,而《尼西亞信經》的主詞是「我們」。起初《使徒信經》只流通於操拉丁語的信徒群體,自然是以拉丁文寫成,全文第一個字為「我信」(credo);我們採用的《尼西亞信經》全名應為《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Niceno-Constantinopolitan Creed),是主後381年在君士坦丁堡舉行的第三次大公會議所產生的信仰條文,首先以希臘文寫成,主詞是「我們」(πιστεύομεν)。這現象與東西方教會的神學思考方式有關,操拉丁語的西方教會以羅馬教會為首,他們以個人為神學思考的出發點,故此信經以「我」為主詞;操希臘語的東方教會以君士坦丁堡教會為首,他們以群體為神學思考的出發點,故此信經以「我們」為主詞。其實,這兩個思考方式各有強處。強調「我信」的《使徒信經》促使每一位認信的信徒認真地以個人的信仰生命響應每句信仰條文,決不能在群體中隱藏自己,人云亦云;強調「我們信」的《尼西亞信經》則促使每一位認信的信徒注意到基督信仰的群體性,個別信徒不可能孤立於信仰群體之外做旁觀者。

德國神學家潘霍華在《團契生活》裏指出了這個個人與群體微妙的平衡:「凡不能獨處的,就當小心團契生活;凡不能在團契中生活的,就當小心獨處。」又說:「靠團契之力得以獨處的人有福了;獻獨處之力以維繫團契的人有福了。」無論是個別信徒抑或信仰群體,在獨處時抑或在團契中,以「我信」抑或「我們信」來作信仰的宣言,歸根究柢,最重要的根據仍是上帝的話語,輔以信仰群體二千年的經驗,我們便能明白信經中每句信仰條文的含義。以信經來宣認信仰,並在結束時說「阿們」,正表示我們不但贊同認信的內容,更願意將自己的生命交託給我們認信的對象──三一的上帝。
這個月,我們不妨與組員認真地分享我們對認信這行動以及認信的內容的種種體會。願主耶穌親自賜福給所有認真地為信仰尋求理解的信徒,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