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分享

從「斷捨離」熱潮說起


文:曾寶玲牧師
近年日本流行一套叫「斷捨離」的生活哲學。「斷」絕購買非必需品,「捨」棄家中沒用多時的東西,遠「離」對物質的執著,簡稱「斷捨離」。「斷捨離」由山下英子提倡,她是一位「雜物管理咨詢師」,她的著作《斷捨離》的中文版在2011 年於台灣首度出版,風靡不少人。「斷捨離」這詞彙在日本風行多時,2011 年日本311 大地震後,更被各界廣泛提倡,被譽為史上最強「人生整理術」,教授如何整理家居、生活,進而整理人生。
「斷捨離」叫人減少慾望、放下執著,跟當時社會氣氛不謀而合,於是一場「斷捨離」熱潮在日本掀起。

其實,「斷捨離」不是新鮮事。「斷捨離」的概念由來已久,而且意義深遠,不單是指物品,而是從根本著手,寡慾修心,如孟子說:「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1 這是在告誡人們要收斂自己日益膨脹的慾望,不然品性將會變質,即所求愈多,所失愈大。蘇格拉底說過一句名言:「如果你沒有得到你想要的,你會痛苦;如果你得到了你不想要的,你會痛苦,即使你得到了你想要的,你也痛苦,因為你永遠不能抓住它。」(If you don’t get what you want, you suffer; if you get what you don’t want, you suffer; even when you get exactly what you want, you still suffer because you can’t hold onto it forever.)

至於簡約主義的生活態度,在上世紀初已經出現。人們常常以著名簡約建築師密斯(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的一句「Less is More」,作為簡約主義的定調。其實這個講法是有點遺漏的。因為密斯的這一句,當中的重點,不是「Less」,而是「More」。以最少的介入,對空間做最多的影響。「Less is More」看似玄妙,其實道理很簡單,少了物件,多出的就是空間。在極度的簡約的空間之中,所有餘下的物件都是必須的,亦是最尤關重要的,和個人的關係亦更密切。「Less」很容易,但要達到「More」的層次,需要更高的覺悟。

基督教靈修學者傅士德(Richard Foster) 於1978 年在他的經典名著《屬靈操練禮讚》(Celebration of Discipline) 強調簡樸是基督徒生活操練的重要部分之一。他認為,簡樸與禱告、崇拜等任何屬靈操練一樣重要。 1981 年,他更為深化和拓展簡樸的操練而寫成《簡樸生活真諦》(Freedom of Simplicity)。傅士德清晰道出:現代人的通病是熱衷於擁有一切,愈多愈好,愈新愈好,愈是名牌愈好。當我們愈來愈追求這些「愈」時,我們不但活得愈來愈累,愈來愈緊張,而且常常聽不到這個世界上還有哭聲,那是母親因為孩子沒有充飢的東西吃而哭泣。基督教的簡樸觀念能醫治這種「富有」的現代病,使我們擺脫生命的拖累,免得因狂熱地追求物質而使物質成了我們的主。
弟兄姊妹,願今年大齋期不只是廿八天的火熱,乃是一個重要的時機,讓我們覺醒自己靈性生命的現況,藉著各種的克己操練,執整與神、與人、與自己、與世界的關係,更深的認識賜予生命、救贖生命及看顧生命的上帝!

1 (意譯)孟子說:「修養心性的最好辦法是減少慾望。一個人如果慾望很少,即使本性有所失去,那也是很少的;一個人如果慾望很多,即使本性還有所保留,那也是很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