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分享

復活的生命


文:梁靄庭牧師
復活節期是記念基督的得勝,基督戰勝死亡復活為世人帶來生的盼望,這是人喜樂的源頭。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總會面對不如意的事及各樣生活上的重擔,如家庭及教養子女的責任、工作的壓力及種種關係上的傷害等。這些重擔或多或少也在人獨特的生命處境中,產生不同程度的張力及負面的影響。耶穌基督的復活應許我們能活出一個不一樣的人生,藉聖靈的引領,讓我們有力量面對當下此刻的困難與挑戰,及以不同的屬靈視野重構過去不如意的經歷。一個復活的生命是一個新生命,它不被我們過去的負面經歷所綑綁,乃是以基督復活的大能及祂再來的盼望,引領我們邁步向前。

十九世紀一位基督徒丹麥哲學家祈克果 Søren Kierkegaard(1813-1855),對人所面對的困境作出了深刻的剖析。當時丹麥是一基督教國家,大部份人都是基督徒。人民過着安穩的生活,循規蹈矩,一生的不同階段都在教會中渡過。然而,他們卻已經失去了對信仰的追尋,終日只顧形式上的敬拜。祈克果對當時社會上基督徒的生存現象作出了批判,在 1846 年他寫了一本書名叫《致死之病》。書中講到「絕望」是致死之病,源自於人對於自我的誤解,以及人神關係的失衡。故此,「絕望」也是屬靈的病,它與外在環境無關,它是一種存在處境,就連死亡也不能擺脫的處境。因此,祈克果認為絕望是對於自我、自己的生命以及自己的存在境況的絕望。在人而言死亡是一切的終點,一般人認為只有活着才有盼望。但對於信靠神的人而言,死亡是通往永生的途徑,因為主耶穌基督已經復活了!若死亡也不是致死之病,那麼世上所有一切的痛苦或不幸,都不是屬基督的人所恐懼的了。

祈克果最後指出真正擺脫絕望的方法,就是認識人的自我,以及接受神的安排。
「35 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迫害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37 然而,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我們已經得勝有餘了。」(羅八35,37)
當人覺醒到永恆的上帝已差遣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來到世間經歷死亡與復活,親自與人親密地同在,經驗過人世間的種種苦痛,明白人的軟弱,祂最後要引領人進入永恆的生命,我們實在沒有理由對當下所經歷的境況感到絕望。愛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應許與人同在,只要我們張開雙手,接受祂的醫治及聖靈的引領,我們總得在跨過致死的病,活出復活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