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分享

從炸菜蒸牛肉到西蘭花意粉

麥日強牧師

移居澳洲的大女兒,不時傳來她和丈夫的生活照片,有上教會的,有工作片段的,有買菜做飯的,引動我回憶起兩個關於家庭飯桌的片段。

我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爸爸媽媽經常早出晚歸,為養活一家人而長時間工作。當時我就讀下午校,一天清早,媽媽上班前告訴我,因為工廠趕貨,所以當天中午她不能回家,著我負責煮飯,讓爸爸午膳時間回家吃。食材她已準備好,是一些簡單的材料,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炸菜和牛肉,至於還有些甚麼,已記不清了,大概是菜芯吧。當時我從未試過燒飯做菜,只負責過洗菜、看火的簡單工作,所以媽媽特意說了一遍燒飯做菜的過程和方法。四十多年前,沒有電飯煲、煤氣爐、易潔廚具,有的是火水爐、瓦罉、生鐵鑊。

對於現代的媽媽,可能難以想像我媽媽為何如此放心,由一個沒有經驗的十歲的小孩獨自負責一頓飯菜,但這在當時的社會環境,實在是平常不過和別無他法的事情。廚子既然沒有燒菜做飯的經驗,當然難言食物水平。已記不清是次火水爐瓦罉煲飯有否三及第──「生、削、燶」,但菜餚的結果卻是至今難忘。原本媽媽教的是炸菜蒸牛肉片,並已把牛肉和炸菜切好,只需要在煮之前做一些簡單處理,但我卻把媽媽的說話掉到九霄雲外,心中只想到蒸肉餅,自己「舞刀弄劍」把兩種食材剁碎、混合,也沒有按照媽媽指示把炸菜充分泡水,除去過多的鹽分,結果是這「新菜式」──炸菜牛肉餅──咸得難以想像,並且因為牛肉碎跟炸菜粒已混為一體,想挑出牛肉來單獨吃也不可能。出奇的是,面對這強差人意的午餐,爸爸竟吃得滿心歡喜,說:「很好!」……這難明的稱讚直到我有了自己的子女才明白爸爸說的「很好」不是指食物的味道,而是我對家庭責任之學習與摸索。

後來,我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大女兒上了高中。一天,承傳兒時的家教,我給三個子女分配每人每月一次負責禮拜日的家庭晚餐。首週,是大女兒當值,到了晚上八時,仍未見她回家,媽媽、太太、兒子和小女兒都以詢問的眼神看著我,就在這時,大女兒從超市買了一個西蘭花、一扎意大利粉、一個罐頭湯回到家來,她飛快跑進廚房用清水把意大利粉和西蘭花煮熟,把罐頭湯煮熱作芡汁,放到飯桌上。看著這給一家六口,強差人意的晚餐,我和太太同樣表現得滿心歡喜,不同的是,兒子和小女兒忍不住走進廚房,一邊打開雪櫃,一邊大聲說:「家姐,你縱使沒時間買菜,也總要記得雪櫃有腸仔和蟹柳吧!」我和太太不禁笑了出來……

兩段回憶使我不禁問自己,甚麼是我最需要、最希望傳承給新生代的呢?兒時的家教?成長的歷練?選擇朋友的判斷?趨吉避兇的頭腦?雖然這些都有其重要性,但使人生命變得豐盛的,唯有是對神的信。感謝主讓教會給我原生家庭不能給我的餵養!感謝神讓教會的餵養在女兒生命中承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