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分享

在火煉試驗下的信心之禱

「(彼得)想了一想,就往那稱呼馬可的約翰、他母親馬利亞家去,在那裏有好些人聚集禱告。」(徒十二12)

郭志榮宣教師

這節經文所講的,到底是甚麼事呢?

使徒行傳十二章一開始就提到,希律王(即希律亞基帕一世,大希律的孫)「下手苦害教會中幾個人」,並「用刀殺了」使徒雅各。路加沒有說明希律王為何要殺害使徒雅各,但卻指出,希律王發現了原來逼迫教會可以取悅猶太人,提高自己在猶太人中的民望。於是出於政治動機的考量,希律王便捉拿了彼得(估計在逾越節前),並準備在接着的七天除酵節之後,公開處決這位基督徒的領袖。(參徒十二1~11)彼得不是第一次被捉拿並關到牢房之內,耶路撒冷的教會也不是第一次面對逼迫,但這次氣氛顯然並不一樣。這次逼迫教會的,不是猶太人的宗教領袖,而是擁有政治實權的統治者。從前司提反殉道,是被民眾用石頭打死;這次雅各被殺害,卻是「用刀殺」,即被處斬。這次耶路撒冷教會所面對的逼迫,顯然比以前嚴峻得多。

就在行刑前的夜深,主的天使終於把熟睡中的彼得,從守衛深嚴的監獄中救了出來。彼得跟着去了「馬利亞家」,而在「馬利亞家」中有「好些人」——即為數不少的信徒——正在聚集禱告。

彼得有否預期自己會被救出來呢?

應該沒有!否則彼得起初就不會以為自己被天使救出來,只是看到異象,而並非真實的情景(徒十二9)。另一方面,彼得在行刑前晚上平靜地熟睡(徒十二6),預備好了要從容就義。不單只彼得預期自已將會殉道,連正在馬利亞家中聚集禱告的一班信徒,似乎也有同樣的預期。馬利亞的婢女羅大出去應門,認出是彼得的聲音,飛奔到屋子裏,跟在場的眾弟兄姊妹匯報這喜訊。然而,大家都不相信羅大的說話,甚至有人提出,這會否只是彼得的天使——守護彼得的天使來了,即表示彼得已離開人世,提前殉道了。

但問題是,在馬利亞家中的眾肢體,不是正在為彼得禱告嗎?既然大家都為此事而祈禱,為何大家卻又不信彼得被救出監獄的消息呢?

這是因為這班弟兄姊妹沒有信心嗎?絕不能這麼說!這個表面上的矛盾,乃源於我們心中不自覺地作出了一個不當的預設,就是:馬利亞家中信徒的禱告,是祈求神把彼得從監獄中救出來。

那麼,這班充滿信心和勇氣的信徒,到底怎樣禱告呢?從信徒們不相信羅大的報信看來,他們已預期彼得已經殉道,因此他們祈求神使他們能夠勇毅地面對失去屬靈領袖的日子,不要因彼得的殉道而信心動搖,反而生命因彼得的見證而得到更大的堅固,能以更強的屬靈抗逆力與基督一起堅守陣地,抵擋那惡者猛烈的攻擊,絕不為惡所勝。

這個早期教會的事例,正好讓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一方面向我們完美地示範,何謂在弱勢處境中的強勢信仰;另一方面,也是一個信心之禱的典範。

從信徒在馬利亞家中為彼得禱告一事,可知祈禱並非求神蹟來改變現實處境,而是祈求主聖靈幫助自己,不僅看到現實處境所帶來的限制,更要看到即使在這些限制之中,自己仍然能仰賴主聖靈的大能而為主發光發熱。這樣,神就可以隨時使用我們,讓我們成為祂改變現狀的器皿。

無論從哪一個觀點看,這幾個月在我們的城市中所發生的事情,都讓信徒親身體會到「時勢真惡」是怎麼一回事。請緊記,時勢愈惡,信徒就愈需要在禱告中經歷神的臨格,並因此而得到「安慰」——「安慰」就是指:受創的心靈得到醫治、迷惘的思緒得到指引、消沉的意志得到激勵。這樣,我們才能與那惡者邪惡的權勢作戰到底,而不會耗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