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分享

時代的挑戰

黃月英牧師

九家的四十週年,遇上了香港的艱難時勢,使我們更覺醒到執整信仰和正視群體福音使命的迫切性。往後的四十年,日子看來愈來愈難,挑戰也愈來愈巨大;我們都身在這陷墮的世界,站在不同的位置,跟從基督的腳踪、把握終末的機遇、倚靠聖靈的幫助,尋求適切地在世作信仰的見證。

當今具終末意識的基督徒,當以「受苦的心志作為兵器」(參彼前4:1),裝備自己具強壯的信仰人格力量去面對可能臨近的迫害。在風平浪靜的日子所建立起的信仰模式,恐怕未能迎向風暴。

我們必須及早覺醒和執整,儆醒預備,好在困境之日仍然可以堅忍面對危險。這樣看來,把「明天的我」活在今天,就是今天就裝備自己強壯的信仰生命,以致可以迎向幻變的未來,最終不會被洪流所淹沒。

「信仰人格的力量」包括知識、情感和意志。「知識」是在信仰的認知上提昇,「情感」是孕育和培養屬靈的情感,而「意志」是信仰的實踐。「無知」和「無情」不會生發出「生之勇氣」。唯有提升我們的屬靈知識,深化我們的屬靈情感,才會塑造出剛強壯膽生命力,敢於作出抉擇和付上信仰的代價。我衷心鼓勵肢體齊來以兩年時間學習「神學思考和信仰反省」,以致可以慎思明辨地回應處境。同時,邀請大家以「靈修操練默觀禱告」來培養我們的屬靈情感,超越正面和負面情緒的起伏不定,以憂患承擔的意識面對身處的時代,以慈憐悲憫的心懷與人同行。

初代教會的集體見證的巨大力量,就是「彼此相愛」。面對羅馬的政權,新約時代的信徒以「彼此相愛」的群體感染力,來回應當時受迫害的環境。「彼此相愛」是以愛作為爭戰的力量。他們同心合意地高舉神和真心真意關顧有需要的人,他們「讚美神,得全體百姓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徒2:47 和修版)。

使徒彼得更向散居小亞細亞北部的信徒,重申主耶穌的吩咐,提醒信徒在終末選擇相愛和作愛的群體見證︰「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要警醒禱告。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彼前4:7-8 和修版)

雖然有些肢體彼此觀點和立場不同,但仍然是主愛的弟兄姊妹;讓我們從「彼此聆聽」、「彼此代禱」到「彼此認罪」,以靈性去修補關係。在對談中既可堅持地表達信念,但亦應預備自己謙卑地被擴充,以致我們可以「彼此盛載」和「互相學習」,一起擴張境界,拉闊群體的盛載力和可以回應的空間。

面對時代的處境,牧者作為道的宣講者,必須負責任地把真理言說,使聽道者在真理的餵養中健壯成長。我們的挑戰是如何作出屬靈的教導,讓教導能夠入耳、入心和受用。天國之道得以成為了生命之道,是需要宣講者和聽道者唯實地踐行,才會貼地展現人間。一篇道可能順耳合聽,但若是缺乏道對生命應有的光照和挑戰,就不會產生喚醒生命並使其回歸神的作用。一篇聽來梗耳的道,可能更需要一聽再聽,從中辨別內心不平或難於裝載的所在,同時祈求聖靈的啟導,洞識其中的實況和自己的真相,並在這掙扎的當下禱告,領受神的教導。

近幾個月來,通過對談和心靈醫治的祈禱,把肢體帶到神面前,讓人通過禱告把重擔交託神。肢體們的生命很美麗,美麗得使我只可安靜聆聽。他們在禱告中所流出的眼淚,是主耶穌觸摸醫治的記印。在這個罪惡橫流的世代,我選擇揭示美善,讓肢體們見到自己是按著神的形像被造的尊貴生命,是獨特、可愛、美麗和有價值的。每一次與肢體的相遇,我就有一個使命,就是宣告他們的生命有多好!

在與肢體對談分享的過程中,感受到一些肢體的恐懼、悲傷和絕望。但這些情緒背後,也糾結於對教會的做法的不解、疑惑和憤怒。這些肢體仍然熱愛這個群體,選擇坦率來對談和同心禱告;在默觀安靜中,我們在聖靈的光照中彼此發現,我們都是在不同的位置上奮戰,在屬靈的爭戰上,我們仍然是屬靈的戰友。

我們所深信的世界掌權者—主耶穌基督,祂由始至終引領著歷史前行,把人帶往祂所預備的終局,而期間祂給予人回應的空間和機會,使人在其中成長和經歷豐盛。我們的日子可能愈來愈艱難,但願我們的心志愈來愈堅固,把握各樣可以與神同工的機遇!

「親愛的,有火一般的考驗臨到你們,不要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倒要歡喜,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使你們在他榮耀顯現的時候也可以歡喜快樂。」(彼前4:12-13 和修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