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窺天下事

[一窺天下事] 2024年2月19日

教會是「萬民禱告的殿」嗎?

在2月頭,國際五旬節聖潔會主理主教德亞瑟博士(Presiding Bishop Dr Doug Beacham)專程來港參與永光書院五十週年的感恩崇拜,香港五旬節聖潔會亦安排了課堂讓主教向牧者們作教導和分享。在課堂上,主教向我們分享了,在興起2033的異象之下,總會在2024-2026年會推動四大方向:Pray(禱告), Participate in ministry(參與事工), Proclaim the Gospel in Word and Deed (以說話和行動宣講福音), 及 Practice the Gospel through Generosity of life (以慷慨的生命實踐福音使命)。

既然禱告是一個重要的主題,於是我在國際五旬節聖潔會的網站瀏覽,看看有什麼新的資訊可以讓我們為總會代禱。總會有一個專頁名為「興起禱告」(Arise in prayer),當中提及總會在美國有三日兩夜的「禱告峰會」,讓當地牧者參與。雖然這樣的聚會令我覺得十分吸引,不過可惜只在美國舉行,我們在香港沒有機會參與。於是我仔細再看專頁中的資源,發現當中有一些電子書/文章是關於祈禱的。其中有一篇文章名為 “Culture—Function—Structure: What does that have to do with being a House of Prayer” 譯為中文就是「文化—功能—結構:與成為禱告的殿有何關係?」文章中指出美國有很多教會將禱告只視為教會事工的輔助工具,要求神來幫助我們完成奉祂的名所籌劃的事工,卻沒有真正讓教會成為「萬民禱告的殿」。教會的「文化」就是指教會弟兄姊妹的價值觀、視什麼是重要的(Being),「功能」就是指教會正在做的(Doing),「結構」就是指教會如何將正在做的組織起來。要讓教會成為禱告的殿,就必須先從教會文化入手,讓弟兄姊妹明白禱告在教會中是首要的,並不單是為自己個人的需要而禱告,而是為教會的使命——使萬民都能認識神而禱告。接下來,教會的功能及組織——包括聚會和事工,都應以帶領人禱告、與神親近為主要的方向。教會的組織結構,能有效地傳遞教會重視的價值觀,加強教會文化的塑造。

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不禁深切地反思,我們的教會是如何的呢?我們有幾多時候只顧忙碌於各項事工,而忽略了禱告的重要?在我們籌備事工的過程中,又願意花多少時間禱告?

  • 邀請大家為我們的教會祈禱,求神幫助教會建立重視禱告的教會 文化,從牧者和信徒領袖開始,在今年重整生活秩序,每天作恒常禱告靈修操練,從而感染和領導身邊的弟兄姊妹建立禱告生活,常常親近神、尊神為大。
  • 教會祈禱會的出席情況在某程度上反映了教會的屬靈氣氛。讓我們求神興起弟兄姊妹禱告的心,願意一起出席每週三的實體祈禱會,與弟兄姊妹一同尋求神的心意。
  • 另外,文章中亦提到在家庭祭壇的重要,基督徒父母帶領子女一起每天禱告,一家人一起建立禱告習慣,與神親近。求天父帶領我們教會中的弟兄姊妹,能在家庭中建立禱告祭壇,塑造家庭的屬靈氛圍。
  • 求天父帶領我們教會的弟兄姊妹,心懷普世視野,更多為本地及普世的福音運動代禱,讓我們在禱告中與神同工,關注神所關注的,體貼神的心懷,尋求神的旨意成就。
結束祈禱

慈愛的天父,求祢赦免我們有時候忽略了禱告的重要,求祢幫忙我們教會能成為讓萬民禱告的殿,叫我們能在迫切的禱告中感受到祢對世人的關愛,並能有分於祢的天國福音事工當中。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祈禱,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