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分享

同領基督的身體和寶血

郭志榮牧師

有關聖餐的神學,歷來都有很多討論和不同的見解。當中有兩個極端:一個極端就是所謂「記念說」,認為聖餐就只是一個只有象徵意義的、記念基督的禮儀;另一個極端就是所謂「變質說」,大概意思就是說,雖然餅與杯的物理屬性看不出有任何變化,但祝聖後聖餐的實體已經變成了基督的身體和寶血。
大體而言,聖餐有五重意義,正好對應於我們聖餐崇拜的五個主要環節,記念只是這五重意義的其中之一,而聖餐的餅與杯也不應純粹只有記念基督的作用。「變質說」中所用到的古希臘哲學的概念,如「實體」和「屬性」,背後所預設的一套形而上學的觀念,對現代人來說也是難以理解。那麼,我們可以怎樣理解聖餐呢?

首先,聖餐並非一個沒有實質意義、純粹形式化的宗教儀式。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中提到:「我們所祝謝的杯,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血嗎?我們所擘開的餅,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身體嗎?」(林前十16,和修版)當中「同領」一詞就是「參與」的意思。所以,保羅的意思是我們在聖餐中正是「參與」在基督的身體和寶血之中,而這正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參與」行動。
對信而又跟隨基督的人來說,基督在聖餐中是實實在在地臨格在眾人之中。在聖餐施與受的那個神聖時刻,聖餐在領餐的人心裏感動及引領人追憶十字架上基督犧牲的大愛,並使眾人共融於基督之內。這便使到本來平凡的杯與餅有着極不一樣的屬靈意義和力量,令領餐的人實實在在地一同參與或說共融在基督的寶血和身體之中。

那麼,何謂實實在在地「參與」在基督的寶血和身體之中呢?

這意味着,基督立約的寶血,要實實在在地潔淨信徒,為信徒帶來生命中實質的改變,讓信徒脫離那不斷沉淪的生命軌跡,使信徒在與神的生命約中過一個有基督同在、得力的、有方向有盼望而不再灰暗的人生。

而參與在基督的身體之中,就是分享基督那為世人而獻上並擘開的生命,意即效法基督的榜樣、跟隨基督的腳踪,也就是說,要以基督思考問題的方法和角度來思考,以基督所追求的事成為自己人生的目標與使命,並且以基督的言教和身教作為自己行事為人的最高參照。

「參與」原文也就是譯作「團契」的那個字。「參與」在基督的寶血和身體之中,也是信徒作出共同宣告的行動,宣告大家要在基督裏實實在在地參與在彼此的生命之中。也就是要休戚與共,悲喜相連,不會認為肢體的事情與自己無關,也不會抗拒其他肢體的提醒與幫助,更不會因為有不同的好惡或立場而彼此排斥甚至割席。

簡單而言,藉着聖餐的餅與杯,基督就是以這樣的方法實實在在地進入已受洗信徒的生命之中,塑造他們的靈命,也把教會這個與神有生命之約的群體建立起來。

禱文

主耶穌基督,
我們感謝讚美祢豐盛的恩典。
祢在毅然走上十字架前設立聖餐,
讓每一代的信徒可以藉着這個筵席,
能實實在在地得蒙祢所賜的救贖之恩。
願祢通過餅與杯的施與受而臨格在我們的生命之中,
為我們的生命帶來實質的改變!
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禱,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