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分享

對「回家日」的一點聯想

郭志榮牧師

「你們學基督的,師傅雖有一萬,為父的卻是不多,因我在基督耶穌裏用福音生了你們。」(林前四15)

之前在網上看了一個TED Talk的短片,題目是〈世界上最大的家庭聚會⋯⋯我們都在受邀之列〉(The World’s Largest Family Reunion … We’re All Invited!)。

講員A. J. Jacob是一位作家,在短片中提到他收到一位來自以色列的讀者來信,告訴他根據讀者手中的家譜,他們彼此是遠房的表兄弟。這家譜把八萬人聯繫起來,當中包括思想家馬克思和科學家愛恩斯坦。

這封讀者來信引發了講員的好奇心,於是決定搜尋與家譜相關的資訊。講員在網上發現了一個網站,讓人把自己的家譜上載到網站,並會對比不同家譜中共通的名字,如能核實是同一個人,則可以把不同的家譜連結起來,成為一個更大的家譜。據這位講員所說,這個超級家譜包含了7,500萬個名字,遍及地球的各大洲,包括南極洲。
這位講員進一步解釋,科學家從人類基因的研究推算,人類起源於十至三十萬年前的非洲,估計經歷了七千代,所以嚴格來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同一家人。據這位講員說,科學家計算出,隨意選取兩個人並追溯他們的共同祖先,平均向上追溯至第五十代便能找到共通的根源。

這位講員於是在2015年發起了一次「全球家庭重聚日」,並邀請講座的參與者和看短片的觀眾參加,目的就是提高大家對彼此共融的意識。

這有趣的短片讓我想起我們四家舉辦的「回家日」。

永光堂很早就把「團契」稱為「家」,我們視教會不是一個聯誼相聚的地方,而是一個讓大家彼此建立和成長的「屬靈家園」。「弟兄姊妹」這個稱呼,不是一個沒有實質意義的虛詞,而是我們彼此結連起來的一家人。

或許我們可以參考上述短片中提及的做法,重建一個「屬靈家譜」,羅列出那些曾經牧養過自己的「屬靈父母親」和自己牧養過的「屬靈兒女」,正如保羅視他一手建立的哥林多教會的信徒為自己的兒女。

這樣的「屬靈家譜」打開我們的視野和想像:在崇拜中,坐在身旁某位不熟悉的弟兄姊妹,正是彼此相連的家人!或許帶領他返教會的助導,他的導師就是曾經牧養過自己的組長的栽培員。

這「屬靈家譜」中的成員,即使今天有部分人不在我們當中,甚至可能因某些原因暫時離開了信仰,但他們始終是我們在基督耶穌裏用福音所生的「屬靈兒女」,或是「在基督耶穌裏用福音所生的屬靈父母親」。

在「回家日」中,平日各散在不同團隊的弟兄姊妹得以相聚,這正是以最具體的方式體現彼此在「家」中的關係。

禱文

親愛的天父,
我們把我們「家」中所有成員都交託給祢。
祢何等了解他們,也何等愛他們所有的人。
願祢把盼望賜下,就像彩虹向人呈現那樣。
願我們因有祢的盼望而願意一起解決分歧。
願我們因這盼望一起相聚歡慶和彼此關顧。
願這盼望成為我們人生歲月中高舉的旗幟,
以致我們無論身在何處也能夠一起看見它。
願這盼望成為我們凝聚和克服逆境的力量。
願祢賜給我們充滿愛心的盼望。
願祢賜給我們燃點信心的盼望。
願祢賜給我們尋求和平的盼望。
願我們「家」中所有人都活在祢應許之下。
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禱,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