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分享

死亡與復活

在復活節期的主日,就讓我們來談談死亡。

記得數年前參與神學院的遊學團時,曾被一座製於十六世紀,十八米高的天文鐘深深吸引著。這鐘位於法國斯特拉斯堡的聖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Strasbourg)內,作為一個天文鐘,她不單記錄了月亮、星星與星座的運行,以及閏年、閏月、復活節的日子,更曾被法國文豪雨果稱讚為巨大和精緻的完美結合。原因是這鐘的設計有一特別之處,就是這鐘的上層轉動著四個人偶,他們分別代表人生的四個階段:出生、少年、壯年和老年。這些人偶定時在一個代表著死亡的骷髏面前走過。這鐘的設計提醒著世代的人們一個不變的事實,就是生命可以在隨時隨刻終結,沒有人能逃脫死亡的來臨。鐘的最上層有一隻木公雞,它會在人偶轉動時鳴叫,表達主耶穌在世時曾被門徒出賣的悲劇。

很多人害怕死亡,其原因或許是出於對死亡的不確定,或許是認為自己仍未做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又或許是尚未修補生命留下的遺憾…。然而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有時甚至會在我們最意想不到的時刻臨到。

《死亡別狂傲》的作者是蘇恩佩女士。她在少年時代已罹患癌症,但疾病與死亡的威脅沒有令她退縮,放射治療和化療的副作用使她脫髮、光頭、口乾、味覺變苦。她的身體雖然軟弱,卻仍然努力不懈地工作。即使在病重的時候,仍然在醫院的病榻上寫稿,在失常的血壓下仍堅持完成劇本創作,在短暫的生命裡竭力發揮自己所有的恩賜、才幹。她認為死不難,如何更好地活下去才難。雖然病魔纏身,縱然偶有埋怨的時候,但她卻總不言棄,甚至她在病入高肓的時候依然強調其生命「只有祝福,沒有咒詛」。

為何這個身體脆弱的女子能表達出如此不一樣的生命?是因為她確信主耶穌是那位曾經親嚐苦難,卻又已經復活的救主。她在著作中對主耶穌有以下的描述︰「就是身懸十架的那個人(主耶穌)向我重新詮釋了痛苦。他憔悴的臉容、乾癟的身體具體地說明他與人類苦難完全的認同。十字架是個令人顫慄的符號。那個人永恆地將死亡判了死刑。那個人給我的生命賦予意義。」

因著耶穌基督已勝過死亡復活,我們有能超越苦難、得勝苦難的信心。弟兄姊妹,主耶穌的復活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呢?

願我們因著這位死過又活過來的救主,心懷盼望地活著,並積極地過一個死而無憾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