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座堂六樓辦公室要進行翻新工程,所有物品必須打包搬走或棄置,大家從六月底開始積極整理物品,展開了一場斷捨離與尋寶的旅程。在其中一間傳道人辦公室(簡稱「大快活」),我在書櫃最不起眼的一角尋回一本被遺忘的繪本《親愛的爺爺》,繪本以溫暖的色彩和細膩的筆觸,描繪一段祖孫情:爺爺漸漸忘記了熟悉的事物,甚至連孫女的名字也記不起來。然而,孫女在爺爺記憶尚存之時,用她的方式與爺爺共同創造美好回憶。即使日後爺爺不再記得,她仍以耐心與愛陪伴他,重複地向他表達那份不變的情感。
再次翻閱這本繪本,喚起了過往一段記憶。家中曾有一位帶大我的長輩罹患認知障礙症,經歷多年身心靈的掙扎後,安詳地回到天父的懷抱。有一次,我帶著仍在讀小學的姪孫女去探望她。她努力地想喚出我們的名字,卻怎麼也記不起來,急得大哭。我緊緊擁抱她,輕聲安撫;旁邊的小孩眼眶泛紅,不知所措。當看著摯愛的家人一天天改變,記憶如沙般從指縫間流逝,那份不捨與心疼,是外人難以理解的。
與孩子談論生死,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常常不知道如何開口,不知如何向他們解釋生命的終結。這個暑假,我們有機會一起學習這不易的一課。由大堂生死牧養與石屋家園聯合舉辦的「生死牧養週六特集工作坊」第三回,將於8月30日(星期六)在石屋家園活動室舉行。這次,我們將透過音樂繪本,探索如何陪伴孩子理解生命,學習面對死亡、失去時所牽引的情緒(註:活動詳情及報名請登入永光e-電園)
《親愛的爺爺》不僅是一本認識認知障礙症的繪本,更是一扇窗,讓孩子在閱讀中看見生命的脆弱,也明白即使記憶模糊,關係仍然存在。告別不等於遺忘或終止,而是學會更珍惜,並以另一種方式延續,即使有一天我們要說再見,愛仍會留在心裡,而神的愛更是永不止息。
正如啟廿一4所說:「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痛苦,因為先前的事都過去了。」這是神給我們的應許,不僅安慰我們這些大人的心,也能成為孩子的力量。在愛與信仰中,我們為他們建立一份面對生命挑戰的勇氣與盼望。當我們陪伴孩子面對認知障礙症、面對生離死別,我們可以告訴他們:我們有共同的盼望——在天父的懷裡,沒有遺忘、沒有分離,只有永恆的愛與再相見的喜樂。事實上,孩子的心靈能承載的情感,比我們想像的更深、更真。
慈愛的天父,在我們人生不同的階段,感謝祢也與我們同在,祢的愛從未離開,也因著祢的愛,我們不論身處何景況,願我們眾人也能以愛相認,以信仰相守。求祢安慰正在面對疾病與分離的家庭,賜下平安與力量,讓我們在有限的時日中彼此珍惜,在悲傷中仍能仰望祢,並記得那永恆的應許──有一天,我們都能再相見,不再分離。 奉耶穌基督的名祈禱,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