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分享

痛苦與盼望

數年前,德國柏林的漢堡車站博物館和柏林醫學博物館合作舉辦了一個以「痛」(Schmerz)為主題的展覽。這展覽嘗試以藝術的方式表達人身體和心靈所承受的痛苦。筆者雖未有機會親身前往觀看,但在細閱與這展覽相關的刊物與資料後,已是印象難忘。

「痛苦」是每一個人都沒法避免的經驗,分別的只是痛苦的形式和程度的不同而已。然而,若我們認真去「談」及痛苦的時候,也許又會有點為難,皆因痛苦是難以清楚表達出來的感覺。尤其對於一些長期病患或心靈受創的人來說,痛苦的感受難以讓人明白和體會。

身體的痛苦或能透過藥物得到紓緩,心靈的痛苦更是複雜而難纏。當人不知道怎樣處理這難纏的感受時,可能會做些另類的事情去掩蓋難以言喻的感受和情緒,如︰暴飲暴食,聽刺激的音樂等,為的是讓自己浸淫在不同的經驗中以減輕或掩藏心中的痛苦。然而,這些做法不但未必能減輕人內心積壓著的痛苦,甚至徒添不必要的痛苦。

痛苦既然是難以言喻,對於正處於苦痛中的人來說,他所需要的,並不是一些言辭上的安慰,甚或任何理性上的解釋;他所需要的,可能只是一份的默然的理解與同在。只是我們都知道,即使是最親密的友伴,基於人性的軟弱,總會有些時候不能展示出足夠的愛心,與受苦者同行。

然而,不可忘記的是,主耶穌是我們最可靠的同行者。

正因主耶穌在世歷盡了被人誣告、出賣、鞭打、凌辱…,以致這位無罪的救主能與在世所有受苦的人同在。德國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曾表示,十字架上的基督明顯地被世人置放於世界的邊陲,但亦正因如此,每個生活於世界邊陲的苦者卻因而能看見受苦之主正與他們同在。

基督透過祂的受苦、受死來與世上所有的受苦者同行;而基督的復活,為我們帶來了盼望。基督的受死與復活,不單是歷史時刻中的一次獨特的事件,更是在告訴眾信徒一個不變的事實︰就是不論我們處於何種的境況,主耶穌也常與我們眾人同在。

願我們不論在經歷自身的痛苦中,或是與痛苦者同行時,因著基督的受死與復活,心中常存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