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分享

知恩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香港,物資短缺,人浮於事,無論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或是從國內逃到香港定居的異鄉人,他們普遍都過著艱難的生活,但他們卻不但極少因為生活困難而輕言放棄,而且往往能憑著堅強鬥志跨越種種困境,作年輕人的榜樣。

早前永光堂與永光書院合作,邀請了十一位永光堂長者接受永光書院學生的訪問,分享他們歲月的點滴,讓同學們透過訪問、聆聽、整理和寫作,體會長者的堅強鬥志,從而激發同學們建立積極的人生觀。這十一個故事已結集成書——「生命故事 主恩歲月」,當中不少故事都值得我們深思。

一位長者的少年時代正值日本侵華,初中畢業後沒有繼續升學,也沒有一技之長。他受一位同學邀請到他所經營的小鐘錶行工作。當時錶行只僱用了他、一個鐘錶修理技師和一個雜役。他的同學經常要到省外採購鐘錶和需用的零件,把錶行交給他打理,因為錶行僱員不多,所以甚麼都要做,可是沒有薪金,只提供食宿。兩、三年後,社會經濟和時局變得越來越差,鐘錶行結了業,他朋友來了香港,在一幢唐樓的小小閣樓經營製衣廠。他也輾轉到了香港,再次投靠這位朋友,在他工廠工作,他的朋友也只是提供他食宿而已。大概又過了一兩年,朋友結束了製衣廠,舉家移民美國,而他則開始在街邊為人修理鐘錶,但不時要「走鬼」,最終在巿政局申請了一個大牌檔的牌照,繼續代客修理鐘錶,直到退休。

他視這位朋友為最好的朋友,並在這位好友離開香港的時候到機場送別。分別當天,他以為以後再沒有機會可以見到這位好友,但在三十七年後(2000年),這位好友竟回港探望他,使他樂透了。

如果換了其他人,可能會認為他的朋友不給他工資是無良僱主,因而心生怨恨,但他卻說他十分感激這位朋友,因為這位朋友給他學懂修理鐘錶的機會,以至三十年以來,他可以藉著修理鐘錶這手藝養活自己一家。「知恩」的心使他能夠以積極和正面的角度透視自己的人生,讓自己喜樂和有朝氣地生活,這實在是極高的生活智慧。

我們懂得以「知恩」的心懷透視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以「知恩」的心在每一天生活中領略上帝的恩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