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大齋期

格外的敬虔 – 2015年大齋期靈修默想

按此下載PDF版本
(需要 登入e電園才可下載)

連結到格外的敬虔 – 靈修默想 (聆聽版)

馬可筆下的耶穌基督

文:梁靄庭宣教師

播放全部

前言

「主耶穌是誰?」是四福音的作者所要解答的問題。〈馬可福音〉沒有像〈馬太福音〉及〈路加福音〉以主耶穌的家譜作開始,而是直接以主耶穌在地上的職事來展開對祂的介紹。整卷〈馬可福音〉以急速的節奏描述主耶穌的工作:主耶穌不停地四處奔走,為人治病、趕鬼、傳道,工作十分忙碌。〈馬可福音〉的作者就像一個講故事的人,一層一層地揭開主耶穌的面貌,從主耶穌的身分、教導及作為,向人介紹這位從死裏復活的人子耶穌基督究竟是誰。
「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可一1)

神的兒子

雖然〈馬可福音〉的開頭就確認了主耶穌是神的兒子,但整卷福音書只有五次提及這身分,當中兩次竟是出自污鬼的口(三11、五7),另外兩次則分別在約旦河裏受了約翰的洗時(一11),及其後主耶穌帶著彼得、雅各、約翰登山變像時(九7),從天上傳來的聲音。最後一次就是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由羅馬軍隊的百夫長說出(十五39)。值得留意的是,當污鬼提及主耶穌是神的兒子時,都被主耶穌禁止,主耶穌似乎並不希望人在不適當的時候揭露祂的身分。

基督

馬可在福音書第一節也宣告主耶穌是基督——舊約先知所預言的彌賽亞。按字面上的解釋,基督或彌賽亞即受膏者(the anointed one)。在舊約時代,君王及祭司也是被油膏立的受膏者。「膏抹」(anointing)是一種信仰儀式,代表受膏者從神領受獨特的使命,有尊貴的身分。「基督」是一個稱號,表示耶穌就是這位受膏者,是猶太人一直期待的君王。然而,從〈馬可福音〉的敘事中,耶穌似乎也故意避免用「基督」這個名銜來稱呼自己,也阻止別人這麼稱呼祂(八30),甚至被大祭司親口審問其身分之前仍是保持緘默(十四61)。

人子

那麼在〈馬可福音〉中,主耶穌希望人怎樣認識祂呢?整卷〈馬可福音〉採用得最多的稱呼是「人子」(Son of Man),「人子」是主耶穌對祂自己的稱謂,共出現了十五次。有學者指出「人子」是當時亞蘭文對「我」的謙稱,暗示道成了肉身的謙卑樣式。事實上,〈馬可福音〉在記載主耶穌自稱是「人子」時主要有三種表述,分別是1)有權柄的人子,2)受苦的人子,及3)再來的人子。

1) 有權柄的人子

〈馬可福音〉的前八章主要從主耶穌在世上的作為,表達出祂的權柄與神的兒子這身分。主耶穌醫治並赦了癱子的罪後,指出「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二10)。猶太人的傳統,只有神才有赦罪的權柄,主耶穌這樣說無疑是表示自己乃是神的兒子。除此之外,從門徒在安息日拾麥穗的事件中,主耶穌也宣稱祂是安息日的主(二28)。安息日原是神所預備的(創二3),主耶穌宣稱祂是安息日的主,同樣地表示祂是神的兒子。

2) 受苦的人子

但在八章29 節當彼得宣認了主耶穌是基督後,這有權柄的「人子」形象開始逆轉。主耶穌「人子」的身分開始以受苦之僕的形象展現,〈馬可福音〉記載主耶穌接二連三地預言自己的受難:「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過三天復活。」(八31 下,另見九30 ~ 31 及十32 ~ 33)。主耶穌在此才明確地展現祂人子的身分,祂並非以人們所認為的榮耀形象出現,卻是以受苦、死亡及復活帶出「人子」真正的榮耀方式。

3) 再來的人子

最後,馬可表示人「要看見人子有大能力,大榮耀,駕雲降臨。」(參十三26,另參十四61 ~ 62)。當中引用了〈但以理書〉七章13 ~ 14 節人子的形象:「一位像人子的,駕著天雲而來,被領到亙古常在者面前;得了權柄、榮耀、國度,使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事奉他。」這兩段經文所呈現的形象互相呼應,主耶穌以受苦之僕來到世上,以人的樣式在地上完成了神託付於祂的工,最後終要以榮耀的形象再來。到那日,一切榮耀、權柄都要歸給祂。

總結

道成了肉身來到世上展開新時代,舊的世代已過去,主耶穌要帶給人新的盼望。讓我們在大齋期裏,一起再次思想這位受苦之僕──主耶穌基督、神的兒子與我們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