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普世華人宣教夢(六):亞洲

文:梁子冠/宣教關懷小組

亞洲是一片宗教多元的地土,當中最大的宗教是伊斯蘭教,佔亞洲總人口25%,主要分佈在印尼、巴基斯坦、印度及孟加拉;第二大宗教是印度教,主要分佈在印度、尼泊爾、毛里求斯;第三大宗教是佛教,主要分佈在柬埔寨、泰國、緬甸及斯里蘭卡。非宗教和無神論國家主要分佈在北韓、中國及日本。為回應亞洲的福音需要,國際五旬節聖潔會(下文簡稱“IPHC”)差派了不少宣教士到亞洲,透過不同方式傳揚福音,建立教會。

人助人事工

IPHC於亞洲多個國家開展人助人事工,包括: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尼及菲律賓。神使用人助人事工,使柬埔寨營養不良的兒童得到飽足;一位曾受助的緬甸難民後來開展了一所學校,教育及裝備兒童去面對新生活的挑戰;宣教士Vijay Balla博士在孟加拉為貧窮的學生成立了一所寄宿學校,藉聖言教導穆斯林兒童。現時IPHC在孟加拉已增長至有逾二十間教會,並有一間聖經學院。

咖啡室事工

現時IPHC在全球經營的咖啡室有15間,其中三間在亞洲的菲律賓。當地其中一間以學生事工為主,咖啡館也是信徒平時聚會的地方,為他們分享信仰和生活提供了輕鬆歡愉的環境。此外,曾有一個咖啡室設在中國西藏,一度為西藏這獨特的中國地土帶來神的帶領和恩典。更須特別一提的,是快將開幕的香港石屋家園的咖啡室事工,將是本會最大的一間咖啡室,由永光鄰舍關懷服務隊負責開展。

短宣隊

同時,IPHC也差派短宣隊至各地,協助當地事工和擴闊肢體的視野。今年二月,亞洲短宣隊統籌員(Asia TEAMS Coordinator)透過醫療小組、信徒領袖培訓和兒童事工,服侍不同地區的人。醫療小組在緬甸首都仰光和附近的村落,向嬰孩及長者等病人提供配藥和協助,展現基督的愛和憐憫。信徒領袖培訓小組為聖經學院一百多位學生提供培訓與裝備。

近在咫尺

再看看我們身處這個多文化的香港。除了我們在香港區會代禱中較為熟悉的15間堂會外,香港五旬節聖潔會還有一個菲律賓團契。在1996年3月開始,伊連根牧師(Rev. Valeriana B. Ilingan)由家庭傭工轉為全職傳道人,正式出任菲律賓團契的傳道同工。2005年起,團契出席人數已增至70人。此團契除家庭傭工外,留港居住的菲律賓人也是菲律賓團契的福音對象。伊連根牧師多年來於多個菲律賓家庭帶查經,人數不斷增長,重點工作仍集中在屯門,後來更擴展至美孚。2011年查經小組更擴展到港島區。

亞洲是海外華人最多的地區,有約75%的海外華人居住在亞洲。他們主要生活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尼和越南。這些地區的海外華人主要來自16至19世紀福建省和廣東省,及後來的海南省。我們是否看到這一大群未得之民的福音需要?願意為華人事工擺上更多嗎?IPHC現任主理主教德亞瑟博士在永光堂一次聚會中說過:「全球化是為傳福音而設的!」讓這話更激勵我們把神的福音廣傳,以更屬靈的眼光看神國度的臨近,看到更多神在這世上的作為。

圖表:亞洲地區的最多海外華人的國家及其宣教事工的統計數據

  華人人口 華人教會
印尼 7,834,000 415
泰國 7,178,000 20
馬來西亞 6,479,000 1,200
新加坡 2,756,000 307
菲律賓 1,190,000 83

資料來源: 華福中心研究及發展部,“海外華人人口與華人教會統計”,《今日華人教會》2011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