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分享

一粒死了的麥子(四):受迫害與殉道

7 月份的牧者分享以「一粒死了的麥子」為主題,闡述「死亡」在基督教信仰中五個層面的意義。上三週我們已思想過死亡與「救恩」、「作主門徒」及「宣教」的關係,最後一次,我們在「受迫害」和「殉道」的層面,看基督徒如何在死亡中展現最大的生命力。

早期教會的神學和歷史學家特土良曾說:「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子」。二千多年以來,無數的基督徒為信仰而面對迫害,甚至付上生命的代價。根據基督徒人權監察組織敞開之門(Open Doors)最新數據,現時世上每個月平均有214 間教會或基督教機構受迫害而被破壞、並有322名基督徒因信仰的緣故被殺害。他們大部分人的名字在歷史洪流中被淹沒,剩下的是一個震撼人心的集體名字──殉道者。

在《使徒行傳》,路加為我們敘述了殉道者司提反的死亡。當司提反在公會受審訊,並被加上敗壞正統信仰的罪名時,在一旁看著他的人發現「他的面貌好像是天使的面貌」。他更放膽地在公會受審之時宣講神的信息,指出以色列人和他們祖宗一樣拒絕並殺害神所差來的義者,引來群眾的烈怒。

當時群情洶湧,情勢相當危險,但被聖靈充滿的司提反無所畏懼,反而「定睛望天,看見神的榮耀,又看見耶穌站在神的右邊,就說:「我看見天開了,人子站在上帝的右邊。」在群眾正用石頭打司提反的時候,司提反呼籲主說:「求主耶穌接收我的靈魂!」又跪下大聲喊著說:「主啊,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說了這話,就睡了。(參徒六5 ~ 60 上)與耶穌在十字架上原諒了殺害他的人一樣,司提反也原諒了殺害他的人。

一個真正的殉道者,是一個不再為自己而活的人,司提反之所以能求上主寬恕殺害他的人,正因為他人生的焦點不再在自己身上,而是在主耶穌的身上,所以對人充滿著愛與憐憫。司提反早已將生死置於度外,他毫不介懷別人是否傷害自己,他關注的只是主耶穌是否能得榮耀,以及其他人能否認識主耶穌。

1989 年8 月, 一位36 歲的澳洲宣教士賈姬(Jacqueline Hamill)和教會十四名會友來到菲律賓一所軍監服事,向囚犯傳福音。忽然,囚犯起了暴動,準備越獄。宣教士及其團隊成為了人質,被挾持了三天。在這期間,賈姬和另一名女孩多次遭到強暴,但賈姬依舊為挾持者禱告。據生還者記述,賈姬當時臉上沒有驚恐、嫌惡或憎恨的表情,反而發出來自上主的光輝。被挾持期間,賈姬帶領團隊歌頌讚美上主,並向挾持者分享福音,有其中一位挾持者決志歸主。第三天,囚犯和前來制止暴動的士兵發生槍戰,賈姬被射中。當她漸漸死去時,雙手仍然高舉,為挾持者祈禱,並向上主發出讚美。她的生命見證在當年被傳媒廣泛報道,震撼著不少人的心靈。

在殉道者的見證中,我們更能體會生命的奧秘。司提反和賈姬之所以能為信仰展現出無比勇毅,是因為他們看到主耶穌是榮耀的救主,以主耶穌為生命中最高的價值。而且殉道者都有對永生的確信,他們堅信他們在地上生命的結束,正是讓他們進入與主永遠同在的生命。正如保羅說他「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腓一23)。深願我們各人都能活出對神大能的確信,將人生焦點由自己轉移到耶穌身上,甘願為別人得生命而擺上自己,做一個活著的殉道者(living martyr),持定永生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