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分享

在「危」中注目事奉神的「機」

郭志榮宣教師

網上看到一位拉比的視頻,題目是「為何壞事會發生在好人身上?」這段接近一小時的視頻中,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關於他如何理解以色列民被流放、散居各地的歷史。

遇到危難的來臨,人常常會問:「為甚麼?」以色列既是蒙神揀選的選民,為甚麼他們會被流放,被逼離開神向他們列祖所應許、要賜給他們那流奶與蜜之地?

這位拉比斬釘截鐵說,以色列民被流放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犯罪,沒有遵行律法,背離了神與他們所立的生命之約。然而,拉比強調,神對以色列這個民族的揀選,沒有因為他們犯罪而取消掉。以色列人仍然要堅持信念,不要忘記自己是神的選民。

以色列民作為神選民的事實,到底代表甚麼?拉比給出的答案是:神藉着把律法書賜給了他們,使他們明白神對這個世界的心意,讓他們可以成為世人的明燈。以色列人蒙神揀選,就是要承擔起作為神代言人、溝通天地的角色。這角色沒有因為他們被流放而中止。

假若以色列人堅守神與他們所立的生命之約,沒有犯罪,便可承受應許之地,他們的表現更將會吸引萬民。可惜以色列人因為犯罪而被流放,離開應許之地的家園,分散到萬族萬民之中。但他們溝通天地的角色並沒有因此而轉變,他們分散到萬民中,正是要繼續履行他們使萬民認識神的使命。

作為基督徒,我們當然知道,即使頭腦上認識神還是不夠,還需要在聖靈的內住而靈性得以復甦,按着聖經話語而活。事實上,這位拉比的說法也沒有解決「苦難」的問題,解釋不了「義人受苦」這個千古謎團,但他藉着以色列人被流放的例子,指出人可以在危難中仍然擔當起為神作見證的使命。而當人在「危」的處境中注目於事奉神的「機」,便不用在「為甚麼」的問題上糾纏。

保羅便是一個好例子:即使他被囚,困在獄中,失去了人身自由,但他卻看到繼續向不同人傳揚福音的機遇,甚至繼續寫信給信徒,以他的經歷感染和激勵眾人。當時的信徒,還成為日後神向人說話的媒介!我們不知道保羅有沒有問過「為甚麼」的問題,但我們可以肯定,他沒有停在那裏,而是把生命焦點放在神交託他的召命之上,一生為此奮進。這樣的人生,必然豐盛,必然充滿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