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禱文

  • 照亮一家的人
    郭志榮牧師

    「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太五14~15)
    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經文,是主耶穌在登山寶訓中的教導。

    14節上「你們是世上的光」和15節「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都是以光或燈光作為暗喻的主題。大家對這兩節經文有一個大概的印象,就是主耶穌要教導信徒要成為「光」,也就是每一個信徒活在世上都要有好的、

    詳細閱讀
  • 家園‧家員
    梁靄庭牧師

    今天是青年團四家「回家日」的大日子。事隔三年因疫情緣故停辦,四家家長們特別為今年的「回家日」悉心預備,各家以不同特色的主題:「以馬約定你」(以)、「留一天與你回家」(拿)、「愛‧您你妳回家:愛‧連繫 」(西)、「炒熱史提反」(史),

    詳細閱讀
  • 人情味
     

    潘耀倫牧師

    2023年2月22日午餐
    如果你愛吃,香港不會令你太失望。我對吃零學問,只吃回憶。我能說出來的食物或菜式,都是因為背後有個故事。我對食物的味道的認知,低於你的想象;因為大概我能分辨得出的,

    詳細閱讀
  • 「沉浸式」信仰
    方煒濤宣教師

    最近發現,坊間不斷出現一個用詞:「沉浸式」,例如:「沉浸式藝術展」、「沉浸式話劇」、「沉浸式悠閒生活」等等,彷彿一切都必須「沉浸」一番才叫好。所謂「沉浸式體驗」,重點就在透過各種科技、裝置、佈置設計,務求讓參與者感到自己彷彿置身在藝術品/話劇/特定環境之中,甚至成為作品的一部分。比起單單掛出一件作品展示的方式,「沉浸式」更能幫助參與者投入。

    但事實上,「沉浸式」一詞也被不少人濫用。網上有人提倡「沉浸式英語教學」,但

    詳細閱讀
  • 彼此切實相愛
    郭志榮牧師

    〈約翰福音〉記載了主耶穌在最後晚餐給門徒的臨別贈言,當中吩咐門徒要效法祂的愛彼此相愛。耶穌當時將要面對的,是敵擋祂的權勢的陰謀,是身邊人的出賣,是無情群眾的離棄與羞辱,是一班自己親自栽培的門徒的軟弱表現。主耶穌沒有半聲的嗟嘆怨恨,沒有發出控訴或指責的聲音,祂要在這個彼此敵視與爭鬥的世界中,教導眾門徒要效法祂彼此相愛,以祂的愛勝過那惡者所散播的仇恨。

    所以,每當那些自稱為跟隨基督、相信基督的人,因為種種的原因——不論是為名、為利、為權,或為了他們心中的「道理」——而心懷惡意,彼此敵視,甚至互相攻擊時,就是變相羞辱基督。因為這又給那惡者機會去質疑基督:為這些人走上十字架上受苦受死,值得嗎?有意義嗎?

    主耶穌在最後晚餐臨別贈言中這個教導,深深植根在門徒的心中。彼得經過多年的牧養經驗後,在祂寫給土耳其信徒的書信〈彼得前書〉中再重申這個教導時,他還加強語氣,勸勉大家要「彼此切實相愛」。

    怎樣才算是「切實」呢?從不同版本的英文聖經中,可以看到這個字包括了不同的含義。

    NASB把這個字譯作「fervent」,即「火熱」,既形容大家的「心理狀態」,表示大家心裏面要有「一團火」,是「全情投入」地「彼此相愛」,也要以積極、充滿熱情的行動把愛實踐出來。今年的牧養主題的三個元素之一就是「同燃」,要「同燃」起我們的屬靈生命,也「同燃」這「火熱」的、「彼些相愛」的心,關心我們的弟兄姊妹,為他們懇切代求,並為有需要的肢體伸出援手。

    不少弟兄姊妹聽到土耳其地震的消息,都表示非常關心。我們也即時與世界差傳部聯絡,瞭解了當地的情況,並已撥出15,000美元通過「人助人事工」下的「緊急賑災基金」匯給當地教會,讓他們有應急的資源去幫助當地的災民。我們亦在2月13日晚上舉行祈禱會,為當地有需要的人而代禱。這就是「彼此切實相愛」的展現。

    另一個聖經英文譯本NRSV把「切實」譯為「constant」,即「持續」之意,就是從「時間的向度」來說明要怎樣「彼此相愛」。這愛是永不止息,不是三分鐘熱度,不應隨年日的過去而減退,也不應因為外在環境的轉變、意見的分歧而動搖。

    NIV的翻譯從另一個角度去闡釋「切實」的含義,就是譯作「deeply」,表達出弟兄姊妹之間「彼此相愛」的「深度」,是一份「深刻的愛」。

    之前跟一位長老見面分享時,他慨嘆有時人年紀大了,反而愈來愈不願意把心中的最深層的感受與掙扎與別人分享,只會把「面嗰浸」說出來。久而久之,肢體的關係流於表面,「彼此相愛」也欠缺深度,發揮不了弟兄姊妹間互道誘惑試探、互相認罪、互相守望的果效。

    多年前有一首流行曲,叫〈相愛很難〉。是的,對世人來說,要真正火熱、持續、有深度地「彼此切實相愛」,做到主耶穌為世人而付出與犧牲的模範,的確很難,因為這確實是超越了人性的限制。但主耶穌教導過我們:在人不能,在神卻不然,因為在神凡事都能。主耶穌不單留下「彼此相愛」的命令,祂也賜給我們力量去突破自己生命品格和性情的限制。這是主耶穌的愛的力量,主聖靈要把這愛澆灌在我們心中,充滿我們,使我們能貫徹「彼此切實相愛」的新命令。

    每週禱文

    主耶穌基督,

    祢教導我們要彼此相愛,因為這樣世人就認出我們是祢的門徒,這也正正是信徒群體最有力的生命見證。
    主啊!願祢的愛燃起我們火熱的愛心,使我們以積極和真誠的愛去關心神家中的弟兄姊妹,並化為具體的愛的行動,使有需要的弟兄姊妹得到支持和激勵。
    主啊!願祢的愛成為我們持續「彼此相愛」的力量,推動我們在漫長的人生歲月中不會失去愛的動力,不會因社會變遷而動搖。
    主啊!願祢的愛不斷深化我們「彼此相愛」的關係,打破肢體彼此之間的隔膜,建立起一個真正的、聖靈裏的團契。

    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禱,阿們!

    詳細閱讀
  • 獨處的操練
    梁靄庭牧師

    上月的分享,鼓勵大家今年以一顆清心朝見神,方法就是持續作出禱告的操練。在不同的禱告操練中,獨處的操練尤其重要。

    靈修大師盧雲曾指出:獨處是淨化和轉變的地方,深層的掙扎和相會之所在。 我們每天接收到不同的信息,「獨處」就是幫助我們從外在紛擾嘈雜的世界中抽離,為自己建立一個神聖的空間,預留寶貴的時間給自己與神相遇。獨處的操練是面對靈性掙扎的重要時刻,幫助我們與神有更深層的相交。當我們騰出空間與時間,脫下面具以真面目專注來到神面前,把內心的焦慮、恐懼與罪疚等負面情感,一一帶到神的面前,聖靈便會作工光照我們的心,基督的醫治便由此而生。

    在獨處中,我們學習何時說話,何時緊閉口舌。面對外來的噪音,我們大可帶上耳筒,選擇不聽。但自己內心的聲音,卻不能不聽,因為這是人內心深處心靈的呼喚。當我們在獨處的時刻默不作聲,專注內心,內心的聲音才會慢慢浮現和被聽見。這些呼喚,有可能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時所生的怨恨、苦毒之聲;也可能是自己或家人生病而感到的擔憂與恐懼之聲。但最寶貴的,是在困境中經歷神的護佑與看顧,心懷感恩之聲……

    「獨處」的果子是敏銳神的臨在。人既已把心中的思慮與煩擾放下,便特別覺醒神的同在,能聽到聖靈的微聲,內心也便隨之生出平安與喜樂的屬靈果子。當人心靈得以安頓,以一顆清心面見神,神的話語便能裝載在我們心中,成為我們日常生活行動的指引。

    讓我們在新的一年,重新定下生活作息的優先次序,每天、每週騰出空間預留時間給神,也為自己找尋獨處的空間,在主耶穌跟前安靜獨處。

    每週禱文

    慈悲仁愛的天父,我們何等渴慕祢的同在。
    無論世道怎麼紛亂,我們的內心又何等翻騰,
    只要在獨處安靜中與祢相遇,我們的心便能再次被祢的愛所充滿、堅固與保護。
    祈求我主聖靈內住在我們心裡,擦亮我們心中的眼睛,
    看見萬事都有祢的掌管,好叫我們的心靈得以安頓,
    持守與祢的聖約,配合祢在地上的旨意。
    禱告奉主耶穌基督得勝之名,阿們!

    詳細閱讀
  • 不一樣的謝飯祈禱
    李淑儀牧師

    飲飲食食是農曆新年其中一個重要節目,今天是年初八,大家能粗略計算共出席了多少場飯聚嗎?團年飯、開年飯,團契/小組的賀年飯,還有職場的春茗……等等。假設大家沒有忘記飯前謝禱的操練,那麼,美食當前,大家的謝飯祈禱會有甚麼內容呢?

    猶太傳統有不少謝飯禱文,有的內容簡單但用起來卻異常嚴謹、複雜。有拉比甚至提出享用任何食物之前,不論分量多寡,也須先謝恩和求神賜福。按此實踐,即是食粒朱古力、吃碗豆腐花也先要祈禱,相信我們很多人都不合格!猶太人其中一系列的飯前謝禱文共有六段,統稱為「歡樂的祝頌」(blessings of pleasure),為人從神的創造中得到歡愉而感恩讚美。每段都以這幾句開始:「天地的主宰,我們的神,祢是配得稱頌的,……。」(”Blessed are You, Lord our God, King of the Universe, ……”),然後按食物的種類配應最後那句禱文。他們把食物分作六大類:1. 凡是用小麥、大麥、黑麥、燕麥或古麥(spelt)做的麵包,禱文就是:「天地的主宰,我們的神,祢是配得稱頌的,使土地出產麵包。」;2. 五穀雜糧類,如蛋糕、意粉等等;3. 酒及葡萄汁類;4.樹上採摘的生果,如蘋果、橙等等;5. 蔬菜類,包括土地長出的植物、果子等;6. 其他食物類,如糖果、魚、肉…等等,無法歸入首五類的食物就撥入此項。

    將食物仔細歸類再祈禱,且不能錯配禱文,對我們來說是匪夷所思。去茶記叫一份常餐,應該用那段禱文已經讓我們苦思不已,最後恐怕來個大包圍式的謝飯祈禱。猶太人這種「飲食文化」並不是無中生有的,而是源自他們根深蒂固的信仰經歷,世世代代都在記念神恩典的帶領和作為。昔日神藉摩西向百姓描述他們將要進入怎樣的美地:「耶和華─你的神必領你進入美地,那地有河流,有泉源和深淵的水從谷中和山上流出。那地有小麥、大麥、葡萄樹、無花果樹、石榴樹,那地也有橄欖油和蜂蜜。那地沒有缺乏,你在那裏有食物吃,一無所缺;那地的石頭是鐵,山中可以挖銅。」(申八7-9)
    生活在速食文化盛行,同時又被譽為美食之都的城市,我們關注的是食甚麼?「食餐好」是口頭語,謝飯禱文叫我們在飲食之前停頓片刻,意識到所有食物都有神聖的來源,不單要好好珍惜每口食物,且懷感恩的心,歡喜快樂地吃,記念神的眷顧,也使我們能以屬靈的視野看每天的日常。

    不單如此,事實上,除了飯前的感恩祈禱,猶太人的信仰實踐同樣重視飯後的謝恩,也是源自經文:「你吃得飽足,要稱頌耶和華─你的神,因為他將那美地賜給你。」(申八10)。下次大家吃得飽足後,不妨留點空間,為神所賜予食物讓我們吃得飽足,及能夠快樂聚餐向神發出感恩祈禱。


    每週禱文

    慈愛的天父,

    祢是一切美善的源頭,祢的話全然信實,
    祢是創天造地,賜予生命的大能神,
    祢且厚賜恩典予人,全地都要來仰望祢!
    願眾生都不忘生命的本相,惟有仰賴祢的供應而活;
    我們感謝祢,
    祢按時賜下日用的飲食給我們,
    願祢賜福那些辛勤工作使食物上桌的人;
    我們感謝祢,祢張開祢的手,我們便得滿足,
    不單我們的身體得到餵養,
    祢更賜下生命的糧,使我們的靈性生命得到滋養,
    我們感謝祢,這一切都是出於祢對我們的愛。

    奉耶穌基督的名祈禱,阿們!

    詳細閱讀
  • 逆境中的敬虔/立志
    曾寶玲牧師

    弟兄姊妹,在新一年,我們在信仰生命上有何立志?

    對基督徒來說,立志是平常事一槽,每周主日我們在崇拜裡都有立志環節,然而我們對新年立志,通常都較為重視和關注。在新年期,讓我們一起從聖經中一位少年人的立志說起:

    但以理卻立志,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飲的酒玷污自己,於是懇求太監長容他不使自己玷污。神使但以理在太監長眼前蒙恩,得憐憫。(但一8-9)

    經文背景是但以理身處時代巨變,面對國破家亡,經歷被擄、被教育、被改名,但他卻仍堅守信仰,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飲的酒玷污自己。在現實的張力中,但以理活出生命的敬虔,見證神的真實!他雖身為奴隸,卻沒有為奴的心;他成為奴隸,是歷史的命運使然,但他的內心不被奴役,心中自由地敬拜神:這是不被環境決定的「真敬虔」。

    值得留意:但以理立志,神隨即行動。我們知道神不是我們的「黃大仙」,不用聽我們指揮,那究竟「人立志、神行動」是如何達成?有理解為,但以理重視自己神子民的身分,就是活出與世人有別,單單屬於神的生命,他在敬虔中經歷神。更激進的註釋是,但以理在信仰的考驗中,完全相信神,他「找神落水」,讓神有機會顯明自己的真實!


    每週禱文

    天父,
    我們謙卑到祢面前來,
    願祢的聖言開啟、指引我們。
    在新一年,求教導我們在逆境中持守信仰,
    活出生命的敬虔,好能在敬虔中經歷祢的真實!
    也求幫助我們接納不安的現實,
    但同時叫我們拒絕接納不安的現實為「終極的現實」。
    奉生命之主耶穌基督之名禱告,阿們!

    詳細閱讀
  • 2023 年少年團牧養主題
    羅翠璧牧師

    「上帝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裏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 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但願他在教會中, 並在基督耶穌裏,得著榮耀, 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阿們。」(弗3:20-21)

    神是掌管歷史的主宰,在每一個世代,祂都向人顯明祂的作為。不管時代如何變遷,神都會成就祂的旨意。教會要配合神的作為,向每一個世代的人作見證,彰顯神的榮耀,讓人認識神。在不同時代中,教會都要按著當下的處境向世人宣講福音的真理,以適切的方式讓人明白真理。

    在2023年,少年團的牧養主題為Imagine.Pray.Act.Discipline (IPAD),正正是回應時代的需要,帶領少年人發揮恩賜及創意,鼓勵他們敢於夢想、敢於向神祈求、敢於以行動實踐,並願意持之以恆地在屬靈生命上操練自己。神必按照祂的心意成就大事,聖靈的引導必定遠超過人的一切所求所想。透過今年的牧養主題,我們強調少年人才是少年團契的主人翁,他們要成為屬靈領袖,帶領群體向前進發,完成神所託付的使命,將榮耀歸給神。

    以下是IPAD這四大元素所表達的牧養理念:

    • Imagine:
      1. 給予空間讓少年人在聖靈的引導下發揮想像力及創意,為群體注入新元素。
      2. 導師助導作為少年人的啟導者(Facilitator),要引導少年人成為帶領群體的屬靈領袖、看見從神而來的異象、建立屬靈的夢想,由少年人主導建立一個讓他們產生歸屬感的團契。
      3. 檢視及重組家/團隊現行架構及運作模式,因應處境作出更新。
    • Pray:鼓勵少年人透過禱告尋求明白神的旨意,並倚靠神的大能實踐祂的教導及祂所託付的使命。
    • Act:鼓勵少年人以行動實踐真理,讓屬靈的夢想不再是空談,而是身體力行地讓異象成真。
    • Discipline:鼓勵少年人建立恆常靈修及屬靈操練的習慣,扎穩屬靈根基,以明辨真理,活出真理。
    邀請各位同心為少年團祈禱

    慈愛的天父,
    感謝祢繼續興起永光堂年輕的一代,祈求祢堅固眾肢體的靈命,敢於作屬靈的夢、在禱告中尋求明白祢的旨意,並倚靠祢將異象實踐。祈求祢幫助眾人能建立恆常靈修的習慣,在祢裏面得力事奉,愛祢更多。祈求祢加力給少年團一眾導師、助導、同工,讓他們能成為小羊的啟導者,培育小羊成為屬靈領袖,在這充滿幻變的世代中,繼續承擔拓展天國的大使命。
    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詳細閱讀
  • We are a part of IPHC!
    郭志榮牧師

    國際五旬節聖潔會全球禱告禁食日將會在本周三舉行,今年的主題是“We’re a part of IPHC!”(我們是國際五旬節聖潔會的一分子!)。

    總會為了今年的全球禱告禁食日發表了一份〈國際五旬節聖潔會宣言〉(IPHC Declarations),從七個方面闡釋國際五旬節聖潔會是一個怎樣的宗派。這七個「IPHC is…」是我們宗派的特質(character),是我們一向所強調和高舉的身分認同(identity)。

    這〈宣言〉的七個重點分別是:

    1. 國際五旬節聖潔會是屬於上主的,是上主國度的一部分。
    2. 國際五旬節聖潔會積極回饋上主的恩惠。
    3. 國際五旬節聖潔會是一個「開拓者」的運動。
    4. 國際五旬節聖潔會是一個像以薩迦支派那樣的使命群體。
    5. 國際五旬節聖潔會要成為萬國禱告的殿。
    6. 國際五旬節聖潔會要擴張境界,為榮耀神而發揮正面的影響力。
    7. 國際五旬節聖潔會要走進世界各地的宣教工場之中。

    為了配合是次的全球禱告禁食日,我們從上週三(1月4日)開始,直至本週二(1月10日)一連七天每天的「靈修默想」會默想七段相關的經文,預備我們的心,參與是次全球禱告禁食日。我們常常在代求祈禱會或每週的代禱事項中為到我們的宗派代禱,對我們宗派的領袖和各地的事工都有起碼的瞭解。今次就希望可以通過這七天的「默想」,讓我們對國際五旬節聖潔會所強調和高舉的價值有更深的認識和認同。

    一如以往,本週三中午會有視像靈修,讓大家在禁食中從這七個向度思想神的話語,省察自己的內心,並為自己的屬靈生命而祈禱。最後以晚上有集體的祈禱會作為高潮,從以上的七個向度為整個國際五旬節聖潔會代禱。

    願主聖靈在是次全球禱告禁食日中親自引領我們,提升我們屬靈意識,使我們有更廣闊的屬靈視野,以致我們可以從一個更大更整全的圖畫看我們自身所面對的處境。願上主賜福給眾人,阿們!

    詳細閱讀
  •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太五8)
    梁靄庭牧師

    今天是新一年的首個主日。在新年之始,我們要以怎樣的心,展開教會生活新的一頁呢?

    耶穌在登山寶訓的第六個福,告訴人「必得見神」的秘訣。舊約聖經記載,沒有人能「見神」仍可以存活(出三十三20)。但到了新約,神卻以祂的道藉基督親臨人間,展開救恩的新時代。人「見神」不單能夠存活,更能夠藉耶穌基督的救贖之功,得著永世的生命,成為「有福」的人!

    人能夠見神的面,就是得神的喜悅、與神相遇、蒙神的救恩、得享神的保護與供應的意思。神愛祂所創造的人,極願意親近人,期望自己能被人所看見,跟隨祂而存活。耶穌基督來到人世間,親密地與人同行、同在,並以自己的生命為世人帶來生命的重整與更新,可見神對人的愛與憐憫。然而,有時候人陷在靈性昏暗的當中,心靈瞎眼便看不見神的美善,意識不到基督的救恩就在眼前,卻遠離神、逃避神、背向神,失卻了神為人預備的救贖深恩,何等可惜!

    耶穌在這裏正要指出「必得見神」的秘訣—「清心的人必得見神」。甚麼是「清心」呢?「清心」(pure in heart)的「清」原文指潔淨、清潔;「心」則是指人的內在生命或人格我,包括知、情、意三部份。「清心的人」指那些手潔心清,不單只外在敬虔、謹守禮儀上要求的人,更加是那些內心正直無偽、沒有詭詐、表裏一致活出神的教導,動機及行為都純正的人。「清心的人」在理性上認識神(尤其是神的行事方式);在情感上時刻渴慕神的臨在;在意志上降服於神,放下對自己的操控,相信神掌管自己的生命比自己更好。

    故此,「清心」為人帶來靈性的敏銳觸覺,在不同的處境及與人互動中,因著屬靈洞察力叫人看見神的臨在、神行事的方式。「清心的人」心中無雜念,全心全意懷著謙卑敬虔的心來到神面前,尋求神話語的指引,並聖靈的啟迪與光照,這些人定能蒙神所喜悅,與神相遇。人若有這屬靈的洞見,便不致屬靈瞎眼,失卻了領受神恩的機遇了!

    然而,如何才能擁有一顆「清心」? 這需要持續的禱告操練,就是降服在神面前、學習把生命主權交給神的過程。歷世歷代的先賢(如十架約翰、沙漠教父等),都在他們的禱告操練中,跟隨聖靈的引領,學習放手,不讓自己控制一切,煉淨了自己的心。這持續不斷在神面前的降服是意志的操練,他們煉淨了內心與神對抗的罪性,生命讓神來掌管,從而經歷靈性的復興與更新。

    弟兄姊妹,在新一年之始,讓我們立定志向,銳意在屬靈生命上成長,每天騰出時間安靜在主前,領受神話語所餵養,培養出一顆清心,渴慕神的同在、主耶穌的堅固、聖靈的引導,為主耶穌走另一里路。


    每週禱文

    慈悲仁愛的天父:

    祢是作新事的神﹗
    祢的作為奇妙可畏,出乎人意料之外。
    祢的慈愛浩大,叫我們離罪得生。

    祈求祢帶領我們邁向新的一年,
    幫助我們懷著信心與盼望,
    面對來年教會生活的挑戰。

    願我們都得著一顆清心,
    心無旁騖尋求得見祢的面、專心一志作祢的工。
    好叫我們領受祢的恩光指引,
    在世配合祢的旨意,見證榮耀祢的名!

    禱告奉恩主耶穌基督得勝之名,阿們!

    詳細閱讀
  • 2022年十篇最深刻的講道
     

    潘耀倫牧師

    2022年最後一週,各大媒體都會做一件事,就是為2022年來個總結,大事回顧、十大XX等,可謂目不暇給。我剛從一個熱門的搜尋器發現,港人關心的「十大」有很多,其中包括:十大人氣搜尋、十款最熱門遊戲、十齣最受歡迎劇集等。忽發奇想:假如我們來一個「2022年十篇最深刻的講道」選舉,結果如何呢?

    我想,弟兄姊妹要參與這個選舉真不容易。假如表格上只有每週講道的經文章節,相信不少肢體都要花一番功夫翻查聖經,然後搜索枯腸,才能記起講員就著經文說了些甚麼。然後,弟兄姊妹還要認真地作出反省和比較,才能回答對自己而言,最為深刻的十次講道經文到底是哪十段。非常可能出現的狀況是:肢體們感到要找出十段經文來真的很費力,能夠想起十之五、六,已算是很有交代了。

    上述只是一個奇想,不過它觸發了一連串認真的問題:2022年,我們在真理的知識上有多少長進呢?在知識以外,我們的生命又怎樣被神的話語塑造?我們的價值觀又有否按真理而作出調校?主日的證道只是弟兄姊妹接觸聖經真理的其中一個渠道,此外還有查經、聖經班、祈禱會、退修日,以及個人靈修等。但方法和頻率皆屬次要,重要的是有何效果。

    我也就證道做了一個盤點。2022年,我寫了23篇新講章,共在46個場合作宣講。感謝神!做傳道人是有福的。對我而言,今年塑造了我的經文最少就有23段。
    2023年,願你在靈程上能大步向前!

    每週禱文

    慈悲的天父,
    一年轉眼又過去了。祢的恩典從不缺少,但願我們靈性敏銳,足以常常發現它們,並向祢獻上祢當得的感謝與讚美!

    我們花了幾年時間來學習與疫症共存,學習被病毒包圍而不過分恐懼,學習接受某些失去,學習接受某些新常態,並在這一切之上,學習堅信祢永遠在場!

    2023年將至,但願我們對真理更加開放,更樂意接受真理的陶造;每當聽聞令我們扎心的真理,便更仔細思量,謙心受教。我們寧願被祢修理乾淨,使我們的生命能結果子更多。

    願榮耀歸於聖父、聖子、聖靈,從起初、到如今,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詳細閱讀